李夢園
小學綜合實踐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實際,實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
一、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評價上進行創新
1.結合學科特征,開展豐富的多元化的綜合實踐活動
教師要科學設計綜合實踐課程,創造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實現綜合實踐課程和其他文化課程的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打好文化基礎。教師可以開展讀書節活動,成立讀書小組,組織故事會,展示學生的才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能力。
2.貼近學生生活,開展社會調查活動
教師要讓學生走進現實生活,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認識社會,通過調查活動,學生對家鄉的情況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還提高了實踐能力,鍛煉了社會活動的能力。
二、理論和實踐結合。提升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重點就在于“實踐”。教師要帶領學生多做實驗,多參與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提升學生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才能。小學生實踐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實踐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帶領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活動,為學生創造實踐的環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實的問題,結合知識,實現主動探索和體驗、交往,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教師經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拓展學生學習的范圍,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才能,這樣能培養出有知識又有才能的優秀學生,塑造學生優秀的學習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
三、在方法上總結研究。促進學生自主獲取知識
1.幫助學生回顧生活經過,找到學科的知識點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感受的每一個環節和過程都能帶給學生快樂和感受,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就是活動中的體驗。在學生活動結束的時候,教師要幫助學生一起總結活動,因為活動是教育的因素,和我們的教育緊密相連。教師要帶領學生回顧活動的每一個過程和環節,提示學生我們完成了活動的過程和環節,是因為我們運用了平時學到的哪些知識,讓學生大徹大悟,使他們在綜合實踐的運用中找到學科的知識點。
2.給學生提供道路,指明探索的方向
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收獲知識,也要增加社會知識和常識。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的路徑,像燈一樣指引學生前進,不能讓學生迷失前進的方向。當今社會,知識的來源廣泛,知識也在不斷更新發展變化中,教師要重視給學生指引方向。教師要給小學生推薦一些有價值的、有意義的知識資源,教師要對之前活動涉及的認知進行辨別和篩選,分析和研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還可以創辦班級網站,設立家長服務站等,為教學提供更多的便利。
3.增長學生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自主求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課題,選擇學生能研究的課題,選擇學生需要研究的課題,這些課題的研究都能滿足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需要。教師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了活動的需要和任務的完成,進行及時的補充和學習,教師帶領學生排除一切困難去解決問題,獲得新的知識。
4.發現和收集問題,激發學生的動力
教師帶領學生在回顧和反思的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還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積累的不足,產生新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另外,在綜合實踐中已經出現的問題和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們都可帶到學科教學中研究、解決,讓綜合實踐活動和學科教學實現高度的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教師要讓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感受到知識和經驗的不足,轉化為學生課堂上學習和提高的動力源泉。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就是通過豐富的校內外活動形成學生活動豐富的經歷,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升華學生的心靈境界,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靈魂。教師要通過豐富的活動來打動學生,保證學生感情的激發,精神世界的凈化和品德的升華。
小學綜合實踐教師要在實踐中大膽研究、努力發現、積極思考,在認識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在操作過程中降低要求,讓學生全面參與進來,在實踐過程中將教師的指引和點撥工作做實做細,保證學生綜合實踐的效果。教師要更新理念,開放思想,銳意改革,綻放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獨特的魅力,收獲小學綜合實踐獨特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