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厚發
摘要:因為人類有認識客觀事物的需要,所以需要進行探究性學習,而學習本身就有探究的性質,因此人類在學習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如今,高中生物學科課標的基本理念便是在生物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而且把探究性學習作為提高高中學生生物成績的重要方法。本文便重點探討高中生物踐行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問題,分析了具體的辦法,以期對教育活動起到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問題;辦法
“探究性學習”的概念是1961年施瓦布(美國學者)首先提出的,他認為人類學系科學的過程是一種探究科學本質的過程。當下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同時,亦是一個知識容量需要擴充的社會。一個人的個人素質高低已經不適合單純使用知識占有量進行評判。面對科學知識,現代人類在學習過程過更應該帶著批判的態度,才會有更深的發現。而細化到生物這一門學科的學習,其目的就是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以及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學好生物的同時,也能適應當下這個社會。
一、高中生物學科展開探究性學習所面臨的問題
1、知識點教學所占比過高。不少高中生物老師認為,當下高中生物教學任務艱巨,生物教材中知識點分布較多,而上課時間又非常有限,僅僅是知識點的教學就需要占用很大一部分教學時間,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探究性學習。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講課與學生實驗之間的課時比大約在5:1左右,但往往在真正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于課本知識的講授,探究性學習很難真正的開展。
2、高中生物實驗室設施硬件不夠完善。因為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工作在中國的起步很晚,有的學校時至今日依舊存在有生物實驗室硬件設施不夠完善的現象。在高中生物的知識授課過程中,生物老師無法創造真實或者接近真實的高中生物情境,學生無法體驗真正地生物活動的探究。而同時,幾乎國內鮮有高校在生物實驗室配置有實驗員,探究性學習所要求的全部條件都是全部由教師本人準備,直接使老師除了課堂書本知識的講授外還要負責實驗所需要的各種事先的準備工作,生物教師的壓力倍增,無奈選擇放棄一些高難度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3、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教學中,老師的能力欠缺。很多老師也對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學習的目的以及對學生的相關要求沒有深刻的了解。當下,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依舊停留在摸索學習階段,老師組織探究性學習需要全方位的考慮,對老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水平有個更嚴苛的眼球,很多老師根本無暇管理。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應用
1、依靠問題刺激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熱情。牛頓因為對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蘋果落地的疑問,從而發表了萬有引力學說。因此只有有問題,才能引起思考。作為生物學科教師,應了解提問在生物教學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帶有思考性的問題引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
例如,在學習“細胞呼吸”這一章節時,可以給學生演示一段VCR“倉庫中的稻米發熱這是為什么?”之后啟發學生進行針對性討論。而在學習“遺傳與進化”這一節時也可以提問引起開始“一個人為什么會長得像自己的父母?”“人和猿猴為什么如此相像?”通過這些問題引發學生對未知的好奇,從而展開教學。人類的思想活動很大程度上都是從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開始的,通過提問引發問題,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當下的學習內容產生興趣。
2、生物實驗操作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高中生物課實驗是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生物知識積累,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思維、動手能力等。同時,一名高中生應擁有實驗課的基礎知識(相關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和相關實驗技能的積累,在生物的探究性學習中,老師應盡可能地使學生親自作生物實驗,完成貨真價實的生物學科探究性學習,使學生成為生物實驗課的主導者。具體地說,就是根據生物課本中讓學生依據相關實驗主題,用多種思路與適合于自己的辦法進行試驗設計和開展相關實驗。整個過程當中學生可以掌握生物學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式,也鍛煉了學生的生物學科的科研能力。
例如,在探究“如何檢驗酶的活性”這一實驗課題時,老師在講解酶的性質等一系列基礎知識后,提出了問題“左右酶的活性的條件有什么?”老師誘導同學們總結出兩個原因,溫度與PH值。老師授意學生使用變量法設計控制實驗。首先是PH值恒定,溫度產生變化。接下來是溫度恒定,PH值產生變化。在整個實驗過程之中學生全程把控實驗,老師僅僅作為輔助。開始,學生對于實驗的最終結果的不知道的,但是通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探究未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相比于僅僅通過資料學習這一章節,直觀深刻太多。學生不但學習到了左右酶活性的條件,而且還掌握了實驗室器材的操作規范,課本知識掌握也更加牢靠。
3、依靠多媒體教學提升生物學科的講課效率。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互聯網技術,也不失為一種極好的教學方法。高中生物學科,擁有微觀性及抽象性兩大特點,傳統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全面認識。因此,老師可以更多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充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有絲分裂的、無絲分裂等知識時,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動畫模擬功能,讓學生直觀體會各個時期變化的特點以及變化過程。這比單單從書本上幾張圖了解有絲分裂要直觀的多,也更清楚得多。又比如在學到動物的個體發育,利用多媒體模擬青蛙卵發育成蝌蚪這一過程,并錄像播出蝌蚪的變態發育,讓學生對個體發育有深刻的印象。諸如此類等微觀生物學知識都可以運用到多媒體教學。
經過多方位的高中生物教學研究可以證明,在高中生物授課過程中合理使用多媒體軟件。可以有效為學生創造一個逼真的情境感知生物的微觀結構,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在學習生物過程中的難度,實現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得以提升。總的說來,在高中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應多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對生物學的自我探究能力,讓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生物學科方面的知識素養。
三、結語
生物學科的探究性學習,即依靠調動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積極性,將學習便成學生的內在要求,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作為老師,也應該大力推廣生物學科的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應更加將學生作為主體,從而成為老師與學生之間多重反饋的結構。
參考文獻
[1] 李錦.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1,07.
[2] 劉凱春.淺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8.
[3] 張梅鳳.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