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梅
摘要:多媒體教學雖然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但是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教無定法,學無定法,教師們一定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學習興趣;初中數學
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學習和發展提供多樣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為所有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思想的機會,豐富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因此,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一線教師面對這一問題時,必須認真實踐、不斷創新,把數學課程內容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讓信息技術滲透到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雖然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使用對數學課堂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但也明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弊端。分析如下: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引人入勝。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創新的教育與學習環境。多媒體可以提供形象、直觀、生動的視覺畫面和聽覺刺激,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獨特的效果,能讓學生充分感知事物,激發其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能動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柳暗花明。多媒體教學具備強大的轉化功能,注定了教與學的完美結合。多媒體教學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多媒體的動感強,色彩對比明顯,比其他教學手段更富有吸引力,可輕易地展現那些傳統方法難以講清楚的教學內容,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對信息的消化率,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遍地開花。利用多媒體,探索數學奧秘。計算機強大的處理能力為數學的發現學習提供條件,動態情景使學生可以自主地在“問題空間”里進行探索,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務交給學生完成。教師提供問題,學生利用計算機提供的環境,積極思考、討論,動手演算,解答問題。教師觀察其進程,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障礙”并及時解答,努力創設一種探索研究的學習氣氛。幾何畫板就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學數學”的軟件環境。學生完全可以利用它來做數學實驗,并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獲得真正的數學經驗。
4、隔山打牛。利用一些數學課件鞏固和熟練某些已經學過的知識和技能。課件中的教學內容多是按章節來劃分知識點,學生可根據需要選取學習進度,系統深入地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利用計算機信息容量大的特點,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復習內容,并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師與學生進行多方位的交流與反饋,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全天候的相互合作,而不只限于課堂上。從而減少了教師的無效勞動時間,增加了教學信息的傳播、師生之間的溝通及教學信息的反饋,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自主參與精神,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二、多媒體教學的弊端
1、畫蛇添足。不恰當地追求信息技術手段,而忽視其對教學的干擾。比如,有些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圖像、動畫、文字組合在一起,聲音刺耳搞笑,不僅不能增強教學效果,反而會干擾學生的思考,干擾課堂教學,削弱課堂教學效果。
2、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過分追求課件的“外在美”,而忽視“內在美”。如所用顏色過分亮麗、鮮艷,圖形干癟,各種字體都有,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干擾學生的觀察。而課件內容空洞無物,重點、難點不明確,例題不經典,不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3、背道而馳。只重視多媒體的運用,而忽視其他教學方法的運用。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動手的盡量讓學生自己動手,能用黑板和語言表達清楚的就不用電腦。
4、避重就輕。重視形象思維而忽視抽象思維。重視演示現象、傳授知識而忽視揭示過程、說明問題、培養能力。數學是一門適合自學的學科,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教師的那種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要搞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不致“一聽就懂、一做就錯”,檢驗數學學得好不好的標準就是會不會解題。聽懂并記憶有關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只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能獨立解題、解對題才是學好數學的標志。
實踐表明,多媒體的演示只能是幫助學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學生思考。它是輔助教學的先進方法,而并非每節課都要使用。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創新的教育與學習環境。多媒體可以提供形象、直觀、生動的視覺畫面和聽覺刺激,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獨特的效果,能讓學生充分感知事物,激發其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能動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把多媒體教學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從大量繁雜、重復的運算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這才是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