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摘要: 通過對旅游安全研究回顧,分析西部民族地區旅游特點與旅游安全的關系和現狀,指出西部民族地區旅游安全管理與對策。
關鍵詞:民族地區;旅游安全;管理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66
1引言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安全需求是繼生理需求之后人類第二個基本需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業越來越成為大眾化生活方式之一,隨之而來旅游安全需求也就成了旅游社會時代人們的基本需求,旅游產品安全也成為影響旅游決策和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我國旅游產品安全事件隨著旅游發展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旅游產品安全問題不僅使旅游者遭受經濟損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損害旅游地和國家旅游形象,嚴重制約和阻礙了旅游業健康持續的發展。西部民族地區因其地理位置、交通設施、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等原因,使得發生旅游產品安全事件可能性更大,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旅游產品安全以及做出相應積極有效對策對于促進整個旅游業健康持續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2研究綜述
國外對于旅游安全的研究主要分為傳統旅游安全研究、非傳統旅游安全研究、其他旅游安全研究三個方面:傳統旅游研究主要按照旅游六要素分為旅游飲食安全、旅游住宿安全、旅游交通安全、旅游娛樂安全等;非傳統旅游安全旅游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危機、旅游風險、旅游保險、旅游傷害事故;其他旅游安全研究包括旅游者與旅游從業人員安全、專項旅游安全問題研究等。
國內旅游安全的研究主要分為旅游安全基礎理論研究、旅游安全認知研究、旅游安全保障與評價研究、其他旅游安全的相關研究等。
3民族地區旅游特點與旅游安全的關聯性分析
3.1區域性文化差異與旅游安全
西部民族地區因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民族文化、價值觀念、生活習俗、行為方式等與內地具有較為明顯差異性,同時也成為其民族旅游資源的特色,因此很多旅游者追求這種區域文化差異性而到西部民族地區旅游,但如果雙方差異性過大,旅游企業又刻意追求迎合旅游者的需求,而不考慮到對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護,甚至出現對民俗風情的歪曲和褻瀆,傷害了民族地區人民的感情,引起當地人民的憤怒和不滿,很容易將這種憤怒感和不滿感轉移到旅游者身上,導致旅游服務態度變差,甚至會引起旅游者與當地人民的矛盾和沖突。
3.2自然和社會環境與旅游安全
西部民族地區因其氣候、地形等特點導致雪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相對較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旅游者的安全,此外民族地區很多景觀本身就具有危險性,很多山峰、巖洞十分險峻,較容易出現安全事故。與自然環境相對應,西部民族地區社會環境也容易引起安全問題,很多地方都是多民族共存,民族關系的隔閡、民族權益分配、民族地區貧困不均、民族意識淡薄、民族受教育程度差異、宗教信仰的差別、宗教活動的沖突、社會治安等都是影響民族地區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像新疆、西藏等地,就出現很多宗教極端分子出現民族分裂活動,嚴重影響了民族穩定和社會發展,對于旅游安全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3.3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與旅游安全
交通條件和基礎設施是旅游資源開發與旅游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但西部民族地區一般來說交通閉塞、醫療、餐飲等基礎設施落后。交通條件瓶頸嚴重影響了西部民族地區旅游業的發展,而且很多民族地區地處偏遠、外部環境惡劣,也非常容易導致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民族地區衛生條件差、醫療設施不完善、通訊設施較差等基礎設施問題也阻礙了交通事故的有效救援,嚴重影響了旅游者安全和健康,不利于西部旅游業的發展。
4西部民族地區旅游安全現狀
4.1安全意識淡薄
關于安全意識淡薄問題,不僅僅表現在民族地區旅游方面,推至整個旅游業都存在這一現象,尤其是在國家旅游局提出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長遠發展戰略目標以及國內外經濟的復蘇,良好的內外部條件都極大增強了發展旅游業的自信心,但同時也導致了整個旅游業缺乏旅游安全的危機意識,一旦發生安全事件,就會造成惡劣影響和人員財產損失。
4.2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當前,我國旅游安全法規主要是由全國性旅游安全法規、地方性旅游安全規章、其他相關法規。雖然這些安全法規大體上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旅游安全管理體系,但是我國西部民族地區旅游因其民族文化、社會習俗、宗教信仰等獨特性,一般普遍性法規又不完全適用于西部民族地區,尤其是近年來,旅游者對于參與性、探險性等特殊旅游項目的熱衷,導致西部民族旅游對應安全管理措施的弊端很大程度上得到暴露,因此建立健全西部民族地區旅游安全法律法規就顯得尤為重要。
4.3配套基礎設施與服務滯后
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滯后是危害旅游安全的重要隱患,很多西部民族地區旅游景區設計不科學合理、資金投資不夠、日常維護與保護不及時等,導致不能滿足旅游旺季的需求。像每年旅游黃金周,廣西桂林漓江精華段游船供不應求,大大超出了其游客運輸能力,游客排隊幾個小時等候的現象十分普遍。由于大量的游客導致游船經常超員超載,極其容易發生安全事件,甚至可能發生游客之間的糾紛。另一方面,民族地區旅游服務不到位,一旦發生旅游安全事件,很難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和搶救,進而導致旅游安全事件升級。
4.4安全事故認定、反饋和處理有待加強
一般來說,很多旅游者甚至包括很多旅游景區在內都對于旅游安全事故責任歸屬模糊不清,只是簡單的認為旅游安全責任屬于旅行社和旅游者本身之間,因此一旦旅游安全事故發生,對于旅游者、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區的責任認定就含糊不清,責任承擔、賠償份額就存在很多爭議。另外,很多民族旅游景區害怕旅游事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影響其旅游業發展,故意隱瞞事故真相,使得后續處理工作不能及時、有效開展下去,同時使得這種事故重復發生的概率也大大上升。
5西部民族地區旅游安全管理與對策
5.1旅游者:增強旅游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旅游者的行為是導致旅游安全事故直接因素,因此旅游者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旅游安全的嚴重性,提高旅游安全意識。西部民族地區因其氣候、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的差異性較大,因此旅游者應該首先對于旅游地的一些社會、自然環境情況做大概了解,旅游者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準確領悟到民族地區的特殊文化、習俗等,但在旅游過程中要注意尊重民族地區文化,盡量做到入鄉隨俗,減少、避免由于文化、信仰、習俗等差異而引起的糾紛和矛盾,在與當地居民交流時要小心謹慎,注意自我保護,減少旅游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5.2旅游企業:加強旅游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預警、防范工作
旅游企業要通過旅游基礎安全知識講解、責任規范、安全能力培養等來將旅游者安全至上、安全事故處理、安全責任追究等安全思想和理念灌輸于旅游從業人員,并通過日常安全教育技能等培訓來增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此外,旅游企業除了做好旅游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外,更應做好旅游安全預警和安全防范工作,在旅游前和旅游過程中,要及時預報旅游目的地可能發生的各種災害性天氣以及可能引發的后果,使得旅游者提高警惕,減少旅游事故發生。在旅游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明確告知旅游者安全注意事項,比如不準翻越圍欄、注意安全警示牌等,最好能夠針對不同旅游活動設定合理安全的游客活動范圍和空間,最大程度地保障旅游者的安全。
5.3旅游管理部門:加強旅游安全宣傳,健全相關旅游安全法律法規,規范安全組織管理工作
旅游管理部門宏觀上影響著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在安全管理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針對近年來出現的諸多旅游安全事故,旅游管理部門應該加大旅游安全的宣傳教育,增加旅游者對旅游活動過程中潛在危險的了解,提高旅游者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旅游管理部門要從法律上保護旅游安全,為旅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安全問題提供法律依據和幫助,約束旅游者各種不當的旅游行為。雖然,國內和地方相繼出臺了一些旅游方面安全法規,但是西部民族地區這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很多旅游安全法規方面仍然是空白,法律法規的不規范進而導致了安全組織管理工作的不規劃,這些都是連鎖反應。所以旅游管理部門應該及時健全西部民族地區旅游安全法律法規,規劃安全組織管理工作,為西部民族地區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5.4旅游設施與服務:完善基礎設施與提高旅游服務,改善旅游安全環境
西部民族地區基礎設施落后和旅游服務滯后是導致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民族地區大多處在偏遠山區、經濟、交通等相對落后,所以當地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門要加強民族地區交通條件、住宿條件、通訊條件、醫療條件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與旅游活動有關的各項配套設施,提高其旅游服務能力,為旅游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改善旅游安全環境,不僅可以減少安全隱患,而且也提高了處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一舉兩得,同時為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幫助。
6結論
西部民族地區旅游業因其獨特的民族旅游資源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但其區域文化差異、自然和社會環境、交通和基礎設施等因素使得旅游安全問題也伴隨著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因此西部民族地區在發展旅游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減少旅游安全事故的發生,真正做到民族地區旅游業健康持續的發展,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David Walczak,Monika Reuter.Putting restaurant customers at risk:unsafe food handling as corporate viol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4,23(1):313.
[2]Bente Halkier,Lotte Holm. Shifting responsibilities for food safety in Europe:An introduction[J].Appetite,2006,(47):127133.
[3]Wilco W.Chan,Joseph C. Lam. Prediction of pollutant emission through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y the hotel industry in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2,21(4):381391.
[4]Cathy A.Enz,Masako S.Taylor.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U. S. Hotels A Post- September- 11Report[J].The Cornell Ho 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2,43(5):11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