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德鴻
【摘 要】根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學促學”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本文注重探討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應當結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將新時代的教學思想融入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良性發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直觀性教學,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在小學的學習生涯中,他們主要依靠感性認識相關知識,進行知識內化吸收。然而數學教材中部分抽象化的數學概念,學生不能及時的理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工具的輔助功能,利用其直觀性教學的優勢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相關知識時,為了幫學生在腦海中形成角的初步概念,數學教師首可以將課前準備的PPT課件進行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巧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
教師:同學們!看屏幕上這些五顏六色的圖案,是不是很漂亮?(將海星、五星紅旗、三角尺等圖案進行放映)
學生:漂亮!!(學生熱情高漲)
教師:看這張圖片(五角星圖片出現),這個為什么叫五角形呢?(這時課堂開始活躍起來,學生有的在低頭沉思、有的和同桌討論)
學生1:因為它有五個角。
教師:真棒!說的不錯,那么這張圖片又為什么叫三角形呢?(屏幕出現三角尺圖片)
學生2:因為它有三個角。(學生自信的說道)
教師:大家說的都很棒,那么我們來做一個“幫圖形回家”的游戲好不好?(教師趁熱打鐵,將不同的三角形和五角形打亂順序呈現在學生面前)
學生:好!!
……
利用多媒體直觀性教學優勢,巧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將抽象化概念以形象化姿態呈現在學生面前,培養了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最后以游戲課堂的形式,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模型,腦海中形成角的初步概念,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優化教學環節,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生年齡小,自覺性、自主性較差,在日常學習中,不善于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思想跟著教師走,想到什么說什么、想到什么做什么。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將思維方法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維定式,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在課堂上創設幾個習題,在做題中引導學生的思維。
教師:同學們!看屏幕上這道習題: 小明疊了3個紙飛機,小紅疊了8個紙飛機,他們將這些紙飛機分享給其他學生玩,送出去7個紙飛機,問他們還剩下幾個紙飛機?
教師:這道習題中,告訴了我們什么條件?(叫一個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1:小明擁有3個紙飛機,小紅擁有8個紙飛機
教師:根據這個條件我們能夠得出什么?(再叫起一個學生回答)
學生2:能都得出小明和小紅一共擁有多少紙飛機,是3+8=11只紙飛機。
教師:還有什么條件呢?(再叫起一位學生回答)
學生3:小明和小紅送給其他學生7只紙飛機。
教師:很好,根據這個條件我們又能的出什么呢?(繼續找學生回答)
學生4:我們能夠得出小明和小紅還剩下幾只紙飛機,是11-7=4只紙飛機。
教師:……
教師不斷進行提問,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中,層層推進,不斷引導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式,促進了邏輯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成長有積極意義。
三、逆向利用公式,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習慣將一些公式進行正向記憶,當遇到逆向利用公式的習題,瞬間不知所措。針對這一學習現象,在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經常對學生進行逆向利用公式的訓練,引導學生逆向思考,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例如,在課堂上數學教師在屏幕中打出這樣一道習題:在一次校園數學競賽中,一共有8道題難題,做對一道得5分,做錯一題倒扣4分,小紅得了22分,請問她做對了幾道題?
教師:同學們!說說大家看到這道題,有什么解題思路呢?(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
學生1:我們可以設小明答對了X道習題,那么做錯了一共是(8-X)道習題,解題步驟是:
5X-(8-X)×4=22
9X-32=22
6X=54
X=6
解得:小紅做對了6道題
教師:真不錯!大家跟這位同學的解題方法一樣嗎?還有別的方法嗎?(課堂上沉寂下來)
教師:這種常規方法固然可以解答這道習題,但是還有一個方法,我們可以采用逆向思維來進行思考,假設小紅全做對了習題,從小紅做錯的習題入手,從這里打開突破口。(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經過一段時間討論、交流,學生得出另外一種解題方法:
假設小紅全部答對習題,小紅應當得到:5×8=40分
從習題中又可以知道,小紅實際得到22分,那么小紅一共失去40-22=18分,又知小紅答對一題得5分,答錯一題不得分還要扣4分,所以小紅失掉5+4=9分,所以小紅答錯了一共18÷9=2道習題,所以小紅做對了8-2=6道習題。
教師:……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逆向思考,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有利于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開發了學生的智力,思路更加開闊,常常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大膽想象、各抒己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新思維是建立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將思想、觀點進行合理的引申、遷移,產生一種全新的思路。創新思維與想象力有著緊密的聯系。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是社會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質疑、大膽分析、大膽思考,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培養成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例如,在教學《統計》這一課時內容時,數學教師在課上出示課件:各種不同的杯子。
教師:同學們!我們可以根據什么特點對這些杯子進行分類呢?(學生積極回答)
學生1:有的杯子是高的,有的杯是矮的。
教師:不錯,可以將這些杯子分成高矮杯,還有別的想法嗎?
學生2:有的杯子5元,有的杯子4元,有的杯子2元。
教師:很棒!可以根據價格對杯子進行分類,還有同學要回答嗎?
學生3:有的杯子有顏色,有的杯子沒有顏色。
教師:說的很對,我們可以根據杯子的顏色進行分類 ,還有嗎?
學生4:……
教師有意的對學生進行引導,給學生一個發揮想象的空間,讓學生不同的智慧火花閃耀課堂,學生沐浴學習氛圍中,打開了創新思維的大門。
總之,在新課程的浪潮沖擊下,小學數學在改革風暴的洗禮下,應當革新教學觀念,結合新課改的教學新思想,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技能,還應要求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的智慧火花在課堂閃耀,照亮未來的路,為將學生培養成適應時代發展的全民性人才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趙春明.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之我見[J]. 青海教育. 2016(Z1)
[2]密士景,王瑩.淺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中華少年. 2016(20)
[3]胡重光,楊高全.我國小學數學教材的基本特點之四:兼收并蓄[J]. 湖南教育(C版).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