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生
【摘 要】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有創新意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過后天的有目的的培養才能獲得。興趣是學生探索、創造的力量源泉,是學生的最好老師。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關鍵詞】創新能力;興趣;培養
二十一世紀是充滿激烈競爭的多元化時代,是高科技訊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是對人才要求更高的時代。培養人才的戰略和由應試教育轉軌到素質教育的任務,已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身上。如何通過初中數學來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素質呢?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談幾點工作體會:
一、創設民主的氣氛,給學生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
1.教師樹立數學教育新觀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學的目的是由學生本人把所學的東西去發現或者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即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作為一名演講者,而是作為一名引導者。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是作為一名忠實的聽眾,而是一名發現者,他自己發現和創造出要學的東西,親自去體驗成功的快樂。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無不存在著使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研究者的愿望。”因此,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在于點燃著“發現”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活躍學生的思維
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學生積極主動的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數學生是觀眾、聽眾的舊的教學模式。因為這種課堂教學往往過多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在教育教學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現象的能力。其次教師應當充分的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
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創新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級體中開展討論,這樣給學生營造創新環境。學生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生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集體創新能力,并最大限度的發揮出學生的潛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在每堂課里都要進行小結,也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總結,總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培養學生總結能力即鍛煉學生的集中思維能力,集中思維能力能使學生準確、靈活地掌握各種知識,將它們概括、提取為自己的觀點,保障了創造性思維的廣度、新穎性和科學性。培養總結能力,課堂教學中要將總結的機會盡可能地放給學生。如總結一個問題,總結一節課的內容,都要挑選多位學生發言。要求他們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不要眾口一詞,隨聲附和。并通過總結,讓學生自己提出發現的更深層次的問題,進一步延伸、擴展學生的思維。
二、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也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條件。
教師用情緒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并不枯燥,像別的學科一樣美妙動聽、引人入勝。例如:在講《幾何》序言中,我這樣講:直線像長江流水源源不斷;而曲線有封閉和半封閉式,像圓,完美無缺無可非議;火車道上兩根不相交的鐵軌猶如兩條平行線;高空作業的腳手架為什么要制成三角形?鐵拉門為什么能伸展自如?因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它具有某一點為重心的范圍,所以腳手架制成三角形;因為平行四邊形靈活多變,所以鐵拉門由許多平行四邊形組成;還有圓柱體,它不僅有柔和而流暢的外形,而且還具備豐厚而深刻的內涵。再比如我將黃金分割這樣講: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線段,使其中較長的線段是原線段與較短線段的比例中項,就叫做把這條線段黃金分割。通過計算可知,較長線段與原線段之長的比值約為0.618,如果把二胡的“千斤”放在琴弦的黃金分割點,音色會無以倫比的美妙。這樣講你既有詩的意境,又有哲理的深遂,讓學生進入一種強烈的求知欲的境界。使他們明確“數學是自然科學之母”。是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銳利武器。
三、保護學生的創新能力
1.分清學生的錯誤行為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不要著急,忙于下結論,要幫組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從而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去改正。
2.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創新的源泉與動力。因為好奇使學生有了創新的愿望。就會努力去探索事物的本質。這種欲望就是求知行為在孩子心靈中點燃的思維的火花,是最可貴的心理品質。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也就隨之遞減。所以老師要對教學中學生的好奇心給予充分的肯定。培養他們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提高數學能力的關鍵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發展思維能力的核心又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教師應盡可能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和一點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多一些創造,多一些成功的體驗,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會有創新能力,才能成為二十一世紀所需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金芝.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探.2008(6).
[2]張秀云淺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008(10).
[3]許素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