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俊
?
以績效為目標,加強高校預算管理
文/王俊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的不斷加深,傳統的高校預算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高校不斷發展變化的財務管理工作了,如何建立以績效為目標,提升高校預算管理的執行力,深化財務管理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績效為高校目標的預算管理的基本原則入手,分析高校預算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之后,提出了提升高校績效預算管理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財務預算;績效;對策
以績效為目標,加強高校的預算管理,是一種以績效目標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通過對產品的收益和投入成本的比對,力求以小投入實現相對豐厚的收益,這個過程我們稱為績效預算管理。高校的財務管理的核心步驟是績效預算管理,它由“績、預算、效”這三部分構成,其中“績”就是指目標業績,也就是預算主題的具體執行行為;“預算”是指為了達到目標業績所申請的撥付款;而“效”指預算主題執行行為的效率,我們所說的“績效預算”是依據預算主題的業績和效率來確定的預算撥付額。和傳統預算相比,績效預算管理的重點由“管人”轉向了“管事”;核算方式從傳統的收支核算演變為成本核算,考核方式從傳統的業績考核轉變為客觀公平的績效評估體系考核,績效預算管理極大調動了部門執行預算目標的積極性。
高校績效預算管理順利實現,就要跳出傳統預算管理的限制,強化預算的監控力,將績效和預算管理互相融合。績效預算管理是科學規劃預算資金,整合高校優勢資源、控制成本輸出、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方式。
首先要構建立體多層次的目標體系;建立科學嚴謹的目標體系,是高校全面實行績效預算管理首要任務,第一要根據高校總體戰略目標來擬定教學部門,科研機構、后勤保障等部門機構的分支目標,第二步是具體到每個教職工的細化目標,由此形成包含高校總體戰略目標、部門機構的分支目標和教職工的細化目標為組成部分的立體多層次目標體系。
其次是部門機構預算原則,高校戰略總體目標的實現、績效評估和項目管理的實施都依靠部門機構預算,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一年一預算,預算一整年”的傳統預算體制帶來的弊端,對預算執行和分配環節的違規行為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第三是預算監控原則,預算過程監控主要是對預算執行的情況和效果進行監控,控制預算執行和預算目標的一致性,同時利用績效評估標準對預算目標的合理性做出評價,起到優化預算管理體系,提升預算效率的功效。
我國高校預算編制的總原則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障重點”,在總原則的指導下,預算編制階段要做到積極穩妥,不能高估收入,也不能有所遺漏,盡量做到項目明確,數字精確。在支出預算階段,要做到“統籌兼顧和勤儉節約”兩個原則,一切從收入預算實際出發,在保證重點的情況下統籌兼顧,使優勢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預算分配和預算執行要分別做到“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和“科學性、權威性”。雖然預算管理的原則科學嚴謹,但是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改革步伐進一步加深,高校預算管理仍出現了以下問題:
(一)預算編制中執行參與人員有局限,部分預算內容有缺漏,不夠嚴謹
預算支出中如果沒有執行人員的參與,那么哪些預算應該執行、怎么樣執行工作就無法開展,例如高校教學設備的采購和設備維護過程中,需要對現有教學設備做詳細調查,在設備維護部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才能完成預算的執行,但是預算編制中教學設備維護部門的工作人員直接參與預算編制過程的很少,導致預算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第二,預算內容有待完善,預算科目太過籠統,沒有細化支出項目,同時有的項目沒有明細科目,預算內容不夠完整和細致。
(二)由于預算缺乏嚴謹性和高校對預算監管不嚴導致超支現象普遍
第一由于預算編制本身的不嚴謹性和高校領導對部門預算把控不嚴造成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超支現象普遍。
第二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工作,一般高校會放在期末結束時進行,這樣就無法對預算編制和執行結果的差異進行及時分析比對,進而針對實際情況及時對預算編制做調整和修改。
第三預算監控職能的缺乏;高校專項項目資金的真正流向,過程是否合乎規定,在高校沒有監控機構來監督以上行為,造成了很多學院科研基金被挪用、截留、擠占。
(三)高校缺乏預算管理機制和內部審計環節
高校傳統的預算管理重視成本費用的支出,對支出項目的審核關注較多,對預算執行成果的考核環節重視度不夠,缺乏對預算目標和預算實際執行成果的比對和分析,獎優罰劣的激勵措施也只停留在口號上;在高校忽視了對預算執行狀況的內部審計工作,對于預算編制和實際執行環節中發現的實際問題就無法得到糾正和彌補。
近年來,高等教育在國內的迅猛發展導致高校對自身的辦學質量有了更高要求,高校財務管理應從全面績效預算管理入手,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一)依照科學性、嚴謹性的原則建立高校戰略發展目標
高校績效預算管理得以在高校內實現的重要前提是有科學性、嚴謹性的目標管理體系。目標管理體系包含高等學校總體戰略目標和各部門機構的戰略目標兩個部分。其中高等學校總體戰略目標是整個高校目標體系的關鍵所在,各部門機構依據總體戰略目標制訂與本部門機構相協調的分戰略目標,以保證高校各學院、各部門
下接(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