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琛
?
當前金融保險精算與風險控制策略初探
文/謝琛
摘要:企業對風險的控制能力反映著其核心競爭力的高低,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高水平高質量的風險管理能力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其中,金融保險精算在風險控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也是保險經營的核心技術。本文就企業在金融保險精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現狀,對企業的風險控制策略提出對策,希望對相關部門給予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金融保險精算;風險控制;核心競爭力;金融市場
金融保險精算在狹義上指的是運用統計學和金融學相關原理來解決商業保險中涉及到的計算項目,為解決金融保險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提供可靠的依據。保險精算,顧名思義,包含保險和精算學兩個領域,主要涉及人身、財產、退休、意外事故、準備金的提取、投資基金等項目。就目前形式而言,我國金融保險行業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較之國外還相對不成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直到改革開放之后,我國開始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對于金融保險精算才逐步開始經營。由于企業管理者缺乏風險管理意識,法律觀念淡薄,經營方式粗放等原因,使企業的營運風險劇增,往往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建立起來,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作為企業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保險成了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保險精算在刺激消費、促進貿易往來發面也起到了積極作用,逐漸朝著現代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加強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和協調性方面功不可沒。
隨著與國際的接軌,我國金融保險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借鑒國外經驗和技術的基礎上,在企業風險控制管理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在風險管理制度和模式、監管機制的建立和技術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下面,我們就以下幾方面對金融保險精算方面存在的風險管理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一)企業尚未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框架
首先,我國大部分企業尚未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框架,這主要表現在企業對于風險控制缺乏重視,沒有獨立的風險控制管理部門,同時,專業的風險評估和監控人才不足,使企業內部的風險管控缺乏有效性。由于各個企業的發展背景、資金實力和業務規模有所不同,其在保險精算方面的水平也各有差異,有的甚至沒有健全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制度,此外,一部分企業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預過多,使其無法放開手腳,獨立經營。
其次,企業缺乏系統性、全面性的風險監管機制,主要表現為風險預警系統失靈,監管手段效率低,風險管理的技術平臺有待完善等。據了解,我國保險企業目前還在以傳統的風險管理模式運營,在風險識別、定量分析等方面大多靠經驗和直覺,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這種落后的風險管理模式不能將所有的風險指標涵蓋,測算結果不精確,無法考量風險的正反兩方面的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的風險監管系統,使得信息技術和預測手段也相對落后,風險管理模型和相關數據失真,這成為企業風險控制的一大缺口。
(二)保險企業的風險管理文化相對缺乏,風險預控意識淡薄
風險管理文化是企業內控制度的“軟實力”,它能夠加強經營者和工作人員的風險預控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然而由于保險業起步較晚,風險管理的觀念和技術跟不上,導致了觀念陳舊,預控意識淡薄。這主要是企業管理者沒有將風險控制擺在一個適當的位置,只追求業務規模的拓展和市場營銷策略,盲目追求保費收入,忽視了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就以下幾方面對保險事業風險控制提出對策。
(一)加強金融保險精算隊伍建設,提高數據質量
雖然我國的保險精算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因此高端的精算人員極其短缺,因此,企業高薪聘請專業素質較強的精算人員是提高風險預控水平的當務之急。此外,數據質量不穩也是風險控制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嚴重情況下可能使公司的經營管理陷入僵局,精良的人才隊伍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企業應給予高度重視,使人才成為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完善風險內控制度,創建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氛圍
為了進一步完善風險內控制度,保監會發布了《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導》和《企業資金運用風險控制指引》等文件,確保風險控制管理制度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同時,企業應積極配合上級的政策,建立合理的評估考核機制,創建風險管理文化氛圍,使業務發展與風險預控平衡發展。此外,風險量化和資本評估也是完善內控制度的有效途徑,企業應借鑒成功企業的經驗,在內部配置充裕的流動資本以應對操作風險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少利益沖突。
綜上所述,對于風險給金融保險業帶來的挑戰,企業應積極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管理體制,明確各部門職能,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框架,引進高端保險精算人才,對風險識別、評估和預測水平上一個新臺階,對風險解決方案和實施做到高效、科學,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柏君,曹曦,許國棟.金融保險精算與風險控制研究[J].消費導刊,2013(8).
[2]吳垠豪.我國農作物保險費率精算最優方法的實證檢驗——來自阿克蘇市棉花保險的證據[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2).
[3]朱良成. 簡評期權定價思維和保險精算思維的相互關系[J].新經濟,2014(4).
[4]左斐,羅添元.論保險精算實用性培養方向與高校課堂教學的有效對接[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4(5).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