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師音樂學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研究》自立項以來,課題組成員前期對文獻進行梳理并形成綜述。在了解前人研究的基本情況以后,通過走訪、調研等方法,深入到吉林省各所高師院校開展課題的研究,從人才培養(yǎng)、課程結構等方面對各所吉林省高校音樂學專業(yè)的課程體系進行對比并形成結論,為進一步推進吉林省高師音樂學專業(yè)教學改革提供可參考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音樂學專業(yè) 課程體系 人才培養(yǎng)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師音樂學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研究》,批準號:GH14374。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211-01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2005年-2014年吉林省高師音樂學專業(yè)課程體系建設》申報于2014年5月,于2014年7月18日,經吉林省教育科學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批準立項。課題的研究背景建立國家教育部在2004年12年下達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指導方案》以及2006年11月下達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這兩個重要的教學改革指導文件基礎之上。自上述兩個文件下達之后,吉林省高校音樂學專業(yè)積極響應改革,并根據(jù)自身辦學基礎與辦學條件,調整課程體系。在近十年間,各所高校通過不斷的調整課程體系,實現(xiàn)了各具特色的音樂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課題的研究正是基于國家宏觀教學改革方案,對近十年來在國家“方案”下達后,吉林省地方高師音樂學專業(yè)課程體系的具體建設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前期的文獻梳理: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有關高師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論文層出不窮。僅從知網(wǎng)中獲取相關論文,包括公開發(fā)表的期刊論文以及碩士與博士畢業(yè)論文有就243篇(從2005年-2014年)。這些論文從不同的角度對高師音樂教育改革提出不同的建議。對此類論文進行篩除,最后精選了其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獻進行述評。
1.從宏觀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進行研究。
這一類的文章直接從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構建方面,通過較為詳細的數(shù)據(jù)支撐其結論。代表性的文章如王麗燕的碩士論文《我國高師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等。
2.以某一專業(yè)方向作為切入點,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進行研究。
這一類文章通常以“聲樂”、“器樂”、“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基礎理論”等專業(yè)方向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在高師音樂教育課程的整體中取其研究的部分進行專門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龔迅的文章《淺談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樂理課程教學框架與教學流程》[J].(《音樂探索》,2012,04:124-126.)等。
3.以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為中心,對音樂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進行研究。
這一類文章從高師音樂教育與基礎音樂教育之間的統(tǒng)一性出發(fā),以基礎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動向作為高師音樂教育課程調整的依據(jù),對高師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提出合理化建議。代表性文章如張海彬的碩士論文《基礎課程改革視野中的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整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等。
4.以社會人才需求為中心,對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進行研究。
這一類文章從社會人才需求、各類技能大賽中反映出的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等方面,對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與課程體系建設展開研究。代表性的文章如李艷紅,劉雪松的論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校音樂課程設置與改革策略》[J].(《大舞臺》,2013,10:178-179.)等。
綜上,近十年里,有關于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的建設方面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服務于吉林省音樂教育事業(yè)為研究目的,將吉林省省屬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作為研究對象,對長春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通化師范學院、白城師范學院的音樂教育專業(yè)近十年來的課程體系建設方面的綜合性研究成果目前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
在過去的一年多的調查與研究工作中,我們先后走訪了長春師范大學、吉林藝術學院、吉林師范大學、北華大學音樂學院、通化師范學院、白城師范學院等六家高校的音樂學(教師教育)專業(yè),在各兄弟院校音樂學院教學院長與教學秘書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搜集到了各校近十年來人才培養(yǎng)方案共計11個版本。這些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對于本課題的研究起到了關鍵性的支撐作用。
另外,在走訪過程中,我們還對于課程的實際開設情況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交流各校教學改革思路,這些工作中,課題組成員無論是從教學研究的視角與視野,還是從教學改革的構思與課題調研實踐,各方面均有所收獲。
本篇文章所綜述的內容僅是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的研究目前仍在進行,課題的下一步工作將把重點放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及課程結構與課程體系的進一步對比研究之中,通過上述內容的比較研究得出結論,為吉林省乃至全國的高師音樂學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王麗燕.我國高師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
[2]龔迅.淺談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樂理課程教學框架與教學流程[J].音樂探索,2012,04:124-126.
[3]張海彬.基礎課程改革視野中的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整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4]李艷紅,劉雪松.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校音樂課程設置與改革策略[J].大舞臺,2013,10:178-179.
作者簡介:
劉清明,男,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副教授,吉林省長春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音樂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