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芳
【摘要】本文分析電子技術實訓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電子技術實訓課應改變傳統的驗證性實訓方法,在結合實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方面加以改進,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技能水平。
【關鍵詞】電子技術 實訓教學 創新能力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252-02
目前電子技術實訓課現狀,結合職業學校特點,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方面,開展了電子技術實訓教學的實踐教學工作,我們在實訓教學實踐活動中不僅注重從與教學水平相適應的硬件設施上進行更新完善,更注重從教學方法上改進。提出電子技術實訓課的開設,應在理論聯系實際、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創新方面有所突破,創辦開放性實訓室,將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社會需要的有用初、中級技術人才。
一、電子技術實訓教學值得思考的一些問題
從教學體制上看:過去電子技術實訓附屬于相應的理論課,課程中大量實訓內容是驗證性的,實訓方式單一,方法陳舊,實訓課一般以驗證定理、定律為主要任務,這種教學模式至今仍在我國中等專業學校實訓教學中擔當著一些重要角色。
從管理體制上看:人員緊張,儀器設備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多數是輔助理論課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方式、內容和課程進度等方面受理論課影響嚴重。實訓室規模小,實訓教學隊伍穩定性差,很難保證有一個相對穩定、能夠深入開展實訓教學的環境。
從教學過程上看:實訓課由教師依據實訓內容配出相應儀器設備,并講解實訓中的問題和注意事項,無所不包。學生做實訓是被動的、依賴的、從眾心理比較嚴重,課前不預習或照書抄應付上課,實訓中走過場,編個實訓結果交報告,實訓課的效果微乎其微。
上述情況反映出的現行實訓教學對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中級專業技術人才極為不相稱,有待開展實訓教學改革,以利于為學生技術和技能形成提供更好地服務。
二、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改革
(1)建立適應技能培養的實訓教學環節。
在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把實訓內容作為實訓教學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將傳統的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的局面扭轉到以部分驗證性實訓為基礎,適當增加設計應用性、綜合性實訓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使有限空間能夠發揮更大的效能。其次是選擇好實訓教材,在內容上注重應用部分與實訓部分的有機結合,同時還滿足電子學科不同時期的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使學生在掌握電子技術實訓(包括實訓技術、應用和設計方法等)基本功方面有更寬的途徑,采用應用技術與基本實訓相結合的方式既側重實際設計與操作,又強化電子技術應用所必須掌握的各項基本訓練(如儀器操作,元器件的選用,電路故障的分析,特別強化電子技能訓練)。最后各個章節應用部分中增加“知識拓展訓練”,這些內容可作為課外學時的實踐部分,也可根據情況補充到課內學時中,為提高實訓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創造一定的條件。
(2)讓學生成為實訓中的主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
轉變實訓教學觀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實訓教學中關鍵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電子技術教學中,學生能夠應用所學電子技術知識設計一些實用電路,激發學習熱情,在開發、設計中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理論學習更扎實,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肯思考、會思考,并注意學生收斂性和發散性思維同步發展,例如:在指導學生電子技能設計過程中,根據實訓教學大綱及學生考證的要求,讓學生先理解實訓內容,接著設計實訓方案,進而分析可行性、選配實訓器材,最后得出最佳構思及具體電路選型等,從而使學生能夠打開思路、開闊視野、克服思維定勢、培養其創造性思維。教師提出具體的實訓目標和要求,提供一定的實訓條件,對于通過何種途徑如何去實現目標,則由學生自己在實訓之前獨立完成,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實訓,學會分析,討論,確定設計方案等一系列實際工作的經驗,課后還組織分析討論,從而培養學生針對具體問題獨立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這樣的課程學習及課后的分析討論、歸納總結、無疑將大大促進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通過實訓教學讓學生學習和熟悉基本實訓原理,了解科學發展的邏輯與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和掌握電子專業實訓方法與技能;培養和積累從事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初步創新設計能力;逐步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科學的思維方式,良好的個人品德和社會責任感。
(3)建立開放的實訓室管理機制,增強學生實訓創新思維與能力。
開放性實訓室必須具備以下主要設備和儀器:電工電子綜合實訓臺、雙蹤示波器、頻信號發生器、交流毫伏表、萬用表、單相臺鉆電機、各種元器件等。常用電子儀器儀表是生產實際中經常用到,在電子產品制作維修中也是必不可少。開放性實訓室以課余時間為主,學生根據實訓題目的,自己想辦法設計線路,有的學生還自由選題,自由發揮,提高很快。電子技能設計與制作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課外電子科技設計的內容廣泛,涉及電子專業基礎知識及技能。學生通過課外開放性實訓室不僅鞏固了課堂所學理論知識也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開放性實訓室革實踐,使我們更加強烈地意識到:只有改革了原有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才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因此,電子電路實訓課首先開設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同學們通過實訓學習,能夠掌握常用電工電子儀器、儀表的功能。并能用這些儀器儀表進行電子線路的檢測、故障分析和排除。建立科學、規范、獨立、完整的實訓教學體系和實訓考核制度,才能使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更加適應改革發展需要。
(4)成立創新電子興趣小組。
鼓勵學生踴躍參加電子課外科技活動,成立電子興趣小組。讓學生維修、制作電器小產品,如修理半導體收音機、安裝穩壓電源等,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專業教師定期指導和參觀調研的方式,讓學生對市場新技術新產品及時了解,并應用在電子小產品的制作中,激發他們學習電子的興趣。
三、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改革的一些設想
(1)微課、多媒體課件、電子仿真教學進入實訓課堂,開辟了趣味教學的新天地。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將教學所涉及的難以實現或表達的事情、現象、過程再現于課堂教學中,加大了實訓教學的容量,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教師和學生處于主動的人機對話的學習狀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過程更為生動和深刻,并拓寬了學生的認知、想像和思維空間,營造了學習氛圍,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提高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行開放性實訓教學,雙師型教師業務素質相應要求較高,同時要具備有實訓教師和專業教師素質。雙師型教師除了要有必要的理論知識,還必需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較強的創新意識,電子技術發展迅猛,雙師型教師必須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學生設計出一個比較好的產品。
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穩定雙師型教師的實訓隊伍要保證電子技術實訓教學能更好地為培養目標服務,雙師型教師就必須有過硬的本領和良好的師德,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
參考文獻:
[1]李哲英等.面向21世紀的電工電子實訓室建設初探. 實訓室科學,天津,1998
[2]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周作元,張敬懷等.處于世紀之交的高校實訓室工作的再思考.實訓技術與管理,北京,1999
[4]劉中元.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創新能力.實訓教學與創新能力.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5]周澤義.電子技術實訓,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