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艷
摘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互動,引導學生主動對音樂知識進行探究,激發他們對音樂課堂的興趣。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要從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出發,讓學生在探究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有所收獲,使他們感受到在音樂學習中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本文探討了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互動教學;策略
初中音樂課程與其它學科相比,有著一定的區別性和特殊性,師生的有效互動是教學效果優化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學習并應用新式、高效互動教學方法,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另一方面優化課堂氛圍和師生關系,使得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藝術情趣得到有效提升。
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原則
第一,多情景原則,由于音樂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造不同的情景,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第二是雙向構建原則,這主要是以音樂互動的運用為主基礎的,即沒有音樂互動建立便沒有音樂互動的使用;第三,整合性原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對作品背景、思想等內容的介紹,而且還需要在學生的知識系統中構建一個整合性的機制,從而使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第四,主導性原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第五,統一性原則,將音樂的科學性與音樂的思想性進行統一協調。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的策略
1、利用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積極互動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讓他們深入探究音樂知識,在欣賞音樂過程中培養對美的賞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影響學生在課堂學習時也充滿激情。在教學中,積極的師生互動能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探究,提高他們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主動的學習意識下進行學習,比在被動狀態下接受知識的效率大大提高。
2、創設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促進師生互動。在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教師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情況,課堂學習過程中缺乏師生的互動,使課堂教學氛圍壓抑。由于沒有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教師設計的音樂教學內容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被課堂學習的音樂知識所吸引,提高他們的探究欲望。在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中,教師可以更清楚學生對哪些知識沒有掌握,能有效地針對這些知識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在有效的音樂學習中不斷提高音樂綜合能力。教師要認真探究新課改的要求,用新的教學理念來進行教學,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
3、加強音樂實踐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需要為學生創設各種運用音樂知識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來感受音樂的美,培養音樂賞析能力。在音樂實踐過程中,學生能把自己掌握的音樂知識展示出來,讓他們獲得自信心,挖掘他們學習音樂的潛力。在互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讓他們在輕松的活動中發展音樂思維,提高音樂賞析能力。
4、利用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在新課改過程中,初中音樂課堂的主體成了學生,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教學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在實施素質教育這一過程中,通過科學的設計、間接的認知活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辯證統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處理好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教與學、講與練、教學主導與學生主體、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以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效率。眾所周知,音樂教學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它是集唱歌、舞蹈、器樂、欣賞、表演以及音樂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一體的綜合教育。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我在教學中緊緊依靠大綱,利用課堂這塊陣地,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特別注重視唱教學。到學生初中畢業時,音樂的簡譜技能掌握比較嫻熟。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利用各種電教手段,通過對優秀作品的分析、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力。
5、讓比賽走進課堂。比賽,可以算是音樂呈現的一個比較好的形式。因為在比賽中,學生會盡全力去演唱,用心去理解音樂。所以,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多種多樣的比賽,同時教師也積極參與進來,教師和學生混合參賽,不同學生輪換當評委,使學生和教師能夠在比賽中增強互動,讓學生增加對于教師的認可,讓教師增加對于學生的了解,從而為以后有效開展教學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6、利用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在新課改過程中,初中音樂課堂的主體成了學生,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教學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在實施素質教育這一過程中,通過科學的設計、間接的認知活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辯證統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處理好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教與學、講與練、教學主導與學生主體、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以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效率。眾所周知,音樂教學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它是集唱歌、舞蹈、器樂、欣賞、表演以及音樂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一體的綜合教育。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我在教學中緊緊依靠大綱,利用課堂這塊陣地,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特別注重視唱教學。到學生初中畢業時,音樂的簡譜技能掌握比較嫻熟。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育作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發展的重要途徑,不僅要求初中音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觀念,還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以促使學生達到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僅如此,音樂還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與共鳴,要想提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教師還應注重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將音樂課堂與學生的特點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 李紅花.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問題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
[2] 張凌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問題的探討[J].才智.2015(14).
[3] 曹洪娟.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問題探究[J].亞太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