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征斌
摘要:本文先簡述了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及原因,接著提出了農村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策略
一、前言
數學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并且不易改變的學習行為。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促進思維的發展,有利于自學能力的提高,既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根本,又是學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
二、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及原因
歷年來我們農村學生的數學成績相對城鎮的學生來講,都相差很遠,出現這狀況有來自家長和社會的原因,也有來自小學生自身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原因,根據有關調查顯示:農村小學只20—30%的學生能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偶爾心血來潮才會預習;相當多的一部分同學一面聽,一面想,不做筆記,只有10%左右的學生上課只做筆記;上課只有20%左右主動舉手,積極回答老師問題;只有50%的同學自己獨立思考;只有20%左右的學生課外主動學習輔導書的內容;40%在平時與考試測驗前都不復習;對待考試錯題,20%的學生不訂正;30%只有老師要求才訂正,且直接抄到本子上就好;課堂或課后敢于與老師交流數學問題的學生極少數90%的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不想直接問老師。
上述現象表明,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不容樂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加大,農村務工人員進城,但是他們的子女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在農村的,由他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顧,有的甚至由他們的親戚照顧,更有甚者是孩子自己照顧自己,留守學生不能及時得到自己父母的關愛,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全,同時,缺失母愛父愛的教育,導致學生成績不理想,學習習成績差,學習的自信心不足,另外,農村教師的老齡化、觀念不新、教學方法不靈活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城鎮化的擴大,一部分農村學生隨父母進城,導致農村學生的人數減少,所以有的地方采取資源整合,原來的走讀生成為了住校生,他們不能很快適應住宿的生活,也導致他們的數學成績下降,另外,雖然有的父母在家,但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及時給孩子進行輔導,也造成成績不理想。
三、農村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
1、要努力提高農村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是學習獲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條件,學生對數學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從“厭學”到“愛學”再到“好學”,學生對于數學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尤其對于農村小學學生而言,這一點更加重要為此,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我們要努力做到:(1)引人童話故事,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生動、形象、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認為教師是在跟他們講故事,慢慢地把他們引人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2)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習興趣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盡量使問題更加實際,更貼近于生活,讓學生在身邊找答案(3)開展游戲,提高興趣,在數學課堂中適當的開展游戲活動,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體力、智力和交際能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驗表明,如果能恰當地把他們喜歡做的游戲遷移到課堂上來,那么,他們也能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4)適當表揚,客觀對待小學生的榮譽感特別強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針對不同的需要,教師可以進行不同的表揚,學生回答的問題非常完美,教師這時可以說:“你說的內容條理清晰,你努力了,說不定以后能成為語言學家呢!”當一位比較靦腆的女生回答了問題,雖然她的聲音不是很響亮,但是她能做到主動舉手回答問題,這就是她的進步,這時教師可以進行表揚:今天你回答問題的聲音真好聽,老師還想聽你再說一遍。
2、教會學生改錯題,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判斷正誤、自我檢驗、自我評價的能力。如在布置口算作業時,可由教師指定范圍和數量,讓學生自己選題、計時、口算,再用筆算檢查和訂正,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分析作業中的錯題,并登記錯因,培養學生自我檢驗和評價的能力,以提高作業的正確率。學生可以根據錯題情況,評價每單元學習的成績和問題,確定復習重點;教師可以從學生的錯題中找出原因,引導學生在課后互相研究錯題,養成對自己學習負責任的習慣。
3、教會學生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教師必須創造條件,激發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斷的過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方法單憑認真聽“講”是聽不出來的,必須靠學生的獨立思考和領悟。學生只有體會到思考的樂趣,才能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師必須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學生才會有所發現,才會產生想“說”的要求。如果思考的時間太短,學生還沒有“想出來”,甚至還沒有“想進去”,就讓思維敏捷的學生先發表意見,那么就會挫傷其他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為了滿足學生想“說”的要求,教師應及時組織小組議論和全班討論,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表現自我,交換思考所得,體會獨立思考的樂趣。一旦學生產生了思考興趣,就會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教會學生審題,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寫作業的習慣與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教師必須幫助學生端正寫作業的態度,提出完成作業的具體要求,才能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作業。如在學生寫作業時,筆者要求學生抄下題后,先對照書檢查數字、符號等是否正確,避免因抄錯題而造成錯誤。這樣一來,既能端正學生寫作業的態度,又能培養他們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學生的能力和習慣能在學習中逐漸形成和發展,所以教師必須選取最能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好教學活動,讓學生不但學會學習,而且學會做學習的主人。
四、結語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所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以教師必須選取最能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好教學活動,讓學生不但學會學習,而且學會做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劉廣存.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教學與管理,2003(6).
[2] 鄧明秀.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初探.科教文匯,2008(11).
[3] 蔡東彩.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青年教師,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