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
【摘要】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數學教學倡導的理念亦有較大的變化,更加要求教師注重過程、講究方法,聯系實際、突出運用,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課程內容調整和目標的改革,要求我們要變革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構建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初中數學教學,以便更好的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個性;所以在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中,需要我們不斷地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創新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千方百計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優化數學課堂。
【關鍵詞】數學素養 ?優化課堂 ?創新 ?更新觀念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92-02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使學生在獲得的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換而言之,數學教學應立足于培養學生和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把數學教育并入素質教育的軌道,注重學生的經驗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針對數學學科特點,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于數學教學,我進行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創設開放探究的教學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科體系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導致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積極性差,學習效率不高。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至少有一半的課堂是圍繞例習題講評的,學數學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掌握數學就是善于解題”。以往的數學教學就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而我更注重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講題的實踐研究,在例習題講評課、試卷講評課上讓學生走上講臺,在黑板上展示思路、交流答辯,并試著引導“臺下”學生認真傾聽、參與討論、反思;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才能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數學教學中,學生只能通過書本、教師、圖書館、實驗室實驗等有限的途徑進行學習。而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生的學習途徑更為多樣和廣闊。新課標提出了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廣大教師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能夠進一步開闊學習的視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數學實踐能力。所以我們應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化靜為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化無聲為有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情境感染學生,變難為易,提高學習效率;運用多媒體培養審美情趣 ,形象生動的畫面,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著豐富美學信息的學習情境中去,讓學生在這里耳濡目染,主動探索美,發現美,感受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數學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來優化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創新能力。
三、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堂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要求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特點,老師與學生是交互主體性關系。傳統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不合理性,正越來越成為教育發展的障礙。所以數學學科要達到新課標的要求,必須改變主從型的師生關系。初中數學教學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形成思維習慣,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要完成這一目標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難以為培養合格人才提供基礎,所以課堂教學中,要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構建和諧課堂。
四、運用多種教學評價,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診斷和激勵,通過評價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狀況,并讓學習者在感受進步中獲得信心。數學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無非也就是這樣。老師通過評價能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開展適當的課堂教學,同時通過評價還可以把握學生思考的正確方向,在各種評價形式的作用下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評價就是指導,就是激勵。只有建立常規化、科學化、多樣化的評價形式,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五、拓展學生的學習途徑,形成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學習數學,課堂教學當然是主陣地。但是這不是唯一的陣地,我們要樹立大數學的觀念。
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要求學生學習有用的知識,學習對生活有用的數學知識,所以它應該是在生活中產生和發展的,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的。要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我們應該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樹立新的教育觀。也就是說,數學教育應該以課堂為軸心向學生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傳授數學知識和發展思考能力、發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的、整體的、強有力的培養和訓練。因此,數學課不能僅僅局限于文本內容。還要選擇與生活息息相關反映中學生生活的身邊的小事來學習。從方法上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去進行,如搞社會實踐、參加公益活動等等。從途徑上,可以從課堂走出去,與家庭、社會這種大課堂結合起來,開闊視野,拓展學生視野,形成學生數學思維,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總之,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是教育手段的重大變革;它不僅推動了教學觀念的轉變,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為數學課堂注入無窮的活力,而我們的數學教學也正迎著課改的春風,花開滿園,馨香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