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清
摘要:初中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如果學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將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生活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多種方式和方法吸引學生,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作者針對初中數學興趣教學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以期為今后的數學興趣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的學科,其中的一些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當前由于知識的深入及難度的加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及時指導學生,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適應當前的新課標改革,積極倡導素質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中開展初中數學興趣教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對任何事情的好奇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激發。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針對重難點問題設計一些有趣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學習興趣,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學到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提出疑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讓學生對身高和兩臂平伸的長度進行對比,判斷自己的手臂長和身高的比,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疑問中產生好奇心,產生求知欲,產生學習這一內容的興趣,更好地掌握這一節的內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學生好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誘導、鼓舞,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提高。
二、講求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初中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并將這種激情和興趣長久地維持下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數學知識循序漸進的特點,從簡單的著手,這樣就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減少問題的出現,并且可以自己解決問題。例如在講授“-”的概念的時候,這個符號在初中教學中的含義更豐富了。在小學階段這僅僅代表的是一個運算符號,代表減,但是在學習到實數的時候,它就代表的是一個性質的符號,可以是代表一個負數,也可以代表一個相反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將這一個符號通過小學的減法引出來,減法越減越小,所以它也代表一個小的數字,再將負數及相反數的定義引出來。這樣就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習數學,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數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教學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心設計每一節課,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例如在講數軸的概念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拿一個溫度計到課堂上,對溫度計的組成部分進行詳細介紹,溫度計上有零點、零上和零下。溫度計是測溫范圍的,而在一條直線上,將零點、正方向及單位長度標注出來以后就是數軸,并且在數軸上的點代表的實數,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通過對溫度計的了解調動起課堂氣氛,然后在良好的氣氛中對數軸進行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直線的神奇,并且輕而易舉地掌握和接受,使學生在有趣的情景中學到知識,從而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同時,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知識。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在數學學習中,做練習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讓學生陷入題海戰術之中,引導學生做題要有一個度,講求效率,要求每個學生在做完題之后,讓學生對題目進行核對,分析錯題,對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將其記錄在一個本子上,使其可以隨時復習,可以溫故而知新。在做完數學題之后,不要著急去做下一個題目,要思考一下這個題是不是還有其他做法,讓學生理解這一題考察的是什么內容,讓學生總結學到的知識,會比多做幾道題更有效,使學生在掌握知識方面更加扎實,達到做題的目的,長期堅持下去,這將成為一種習慣,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成為一種無形的財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習慣,例如學生如果在課堂上知識掌握得不扎實、不清楚、不全面的時候,在做題過程中,將會出現一些問題,這樣就可以鼓勵學生提問,問同學、老師都是可以的,這樣通過交流是會使學生產生靈感,從而使學生恍然大悟,形成自己的見解,進而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所提高,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注重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用到數學的地方是非常多的,所以需要我們去探究,將初中數學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更切合學生生活實際,而且可以引發探究數學的興趣。所以數學教學應該不斷地生活化,教學內容取材于生活,將數學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凸現出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六、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服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盡可能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生活的存在,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存在,使學生可以從實際出發,從興趣著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