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托爾火拜依
關鍵詞:雙語教學;學生;漢語;問題;應對措施
說起新疆的雙語教學,算得上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有史記載的漢代。從建國到世紀之交,新疆雙語教學得到空前重視和發展,黨和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大力提倡漢族和少數民族同志互相學習語言,并開辦各類學校培訓師資,進行雙 語教學活動,這期間的雙語教學活動得到迅速提高。世紀之交,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經濟的騰飛,少數民族學習漢語的熱情高漲,雙語教學活動更加活躍。加上新疆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有民族風情,為新疆雙語教學增加了新的內容。近年來,在新疆,漢語還逐漸成為各少數民族適齡兒童擇校、入學、中考、高考的選擇對象,所以雙語活動在新疆愈加活躍。
首先我簡要地介紹我的雙語教學。我們是剛剛步入教學崗位的年輕教師,來到農村雙語教學崗位感覺很新鮮,同時也感到責任的重大,因為農村的學校教學條件有限,師資力量不夠,學生的基礎很差,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面對這個繁重而又艱巨的任務。
通過幾年的教學工作,我已經學會了如何去在教學中應用自己的能力,并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學工作給我帶來了快樂同時也有很多苦惱,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學生對漢字的掌握不牢靠,很多學生記不住漢字。主要表現在平時的作業中很多學生愛寫錯別字、多音字,碰上看拼音寫漢字的題,往往都是錯別字,要不然就寫不出來,但如果給漢字注音則問題不大,說明學生對漢字的字形記憶較困難,對拼音容易記憶。
2、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說漢語的機會很少,除了在課堂上回答老師問題時說漢語,平時基本不說。這主要是學生的生活環境決定了沒有太多說漢語的機會,大多數在鄉下的民族學生平時接觸不到說漢語的人,從小習慣了用維語交流,如果刻意讓學生說漢語也不現實,所以很多學生在校時能說幾句漢語,回家了基本不會說了。
3、學生對學習漢語的興趣不是很強烈,多數學生表現出不在乎。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有些學生的漢語基礎水平差,一開始就沒有學會簡單的語句,到了高年級隨著漢語詞匯量和句型的增加越來越感覺學習漢語困難多,又沒辦法解決,于是就表現出干脆不學。
4、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語言障礙,表現在漢族教師用漢語教學,漢語基礎差的民族學生基本聽不懂,而漢族教師不會說維語只能照顧漢語基礎好的學生,對于差生也很無奈。這里主要是簡單的漢語都聽不懂的學生,講課時教師無法用維語進行解釋,想教會這些學生很困難。
5、學生的漢語發音很不標準,主要表現在漢語拼音讀法錯誤,音調不準。由于學生平時生活中不接觸說漢語的人,至于音調是否準確,學生也不能確定,只能憑多數學生的讀音為標準,這樣長期形成了習慣,顯得說普通話不標準。
6、學生上課紀律很亂,個別學生不愛學習。主要表現在個別班級學生人數過多,平時小聲說話整個教室也會很吵。有些學生漢語很差,上課什么都聽不懂,于是就思想不能集中上課打鬧玩東西。
面對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可采取的措施:
1、針對學生對漢字的記憶不牢靠,我認為采取的主要辦法是,加強生字練習,多寫漢字,在記憶中教會學生采用字形記憶法,如“語”字可以教給學生采用左右結構記憶出漢字的字形。平時組織學生多聽寫漢字,多聽多寫。
2、針對學生說漢語的機會很少,我認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鼓勵學生在平時日常交際中用漢語交流,同學之間可以多應用漢語。教師和學生平時交流時也用漢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性的增加學生主動表達的機會,多說多練,讓學生養成說漢語用漢語交流的好習慣,這樣以來,學生的漢語口語表達會有很大的進步。
3、針對學生對學習漢語的興趣不夠,我認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在課堂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從枯燥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從那種教師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我要你學,學生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而轉變為學生自己感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感受求知的樂趣,感受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和歡樂。雙語教學尤其如此,采用激發興趣的方式導入課程,例如上課時給學生出字謎,讓學生猜出來,這樣就主動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4、針對漢族教師只能用漢語教學不會說維語,造成漢語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老師講課的內容,我認為可以采取的辦法有,在上課時,可以采用漢族教師和民族教師一起上課,對于學生聽不懂的內容,民族老師翻譯給學生,讓學生理解意思。這樣可以照顧到漢語基礎差的學生,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學。
5、針對學生的漢語發音不標準,我認為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教學中重視漢字拼音的練習,多讓學生讀課文,如果條件滿足,可以用錄音機教學,讓學生聽標準的漢字發音,平時休息時間可以放漢語廣播,讓學生逐漸掌握漢字發音的規律,養成好的習慣。
6、針對課堂紀律亂,個別學生極不愛學習,我認為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加強學生紀律意識,平時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逐漸養成上課不說話,不吵鬧的習慣,平時多給學生做思想工作,讓學生慢慢意識到,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是可恥的行為,安靜的環境才能更好地學習。
然而我認為隨著更多的少數民族家長為了子女的前途,擇校觀念開始更新,他們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了一條從小學開始接受漢文化教育的道路;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會逐漸開始對漢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他們會懂得,只有學好漢語,才能了解、接受更多的信息和科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