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琳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一大難題。然而小學生們想學好英語,必須得過好詞匯這一關。這就要求廣大的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既要幫助學生扎扎實實地記好單詞、又要認認真真地講求策略。本文從重視課前的預習、活化教學過程和活化作業的設計三個方面著手,激發學生識記單詞的興趣,喚起學生認真對待英語詞匯的情感,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一、重視課前的預習、為課堂教學鋪路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課前的預習過程就是學生自己學的過程。但課前預習一般都是要求學生自己在家里完成的,學生是否有預習,效果如何?老師很難監控。如果老師每節課都花時間去檢查,那必然會花掉很多的時間,那顯然是不科學的。學生能否主動預習,關鍵是有沒有掌握正確預習的方法,有沒有嘗過預習所帶來的甜頭。
在詞匯教學中,我很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在教新內容的前一天,先讓學生預習單詞,并要求學生要按一定的方法和順序去進行。
二、活化教學過程、為詞匯教學添磚加瓦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英語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方式,因此,詞匯教學應當緊扣新課標的這些要求。
1、創設情境,增強詞匯教學的直觀性。有位教授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湯,知識好比鹽,知識必須要融入情境中,學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識!的確,把單詞通過相對真實的情境呈現出來,是提高詞匯教學效率的關鍵。
2、活用游戲,增強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喜歡游戲的特點,所以在詞匯教學中適當地加入游戲,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而且有利于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3、巧用歌謠,增強詞匯教學的靈活性。詞匯的教學離不開跟讀,它能給學生以非常清晰、明朗的印象,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單詞的正確讀音,但這種方法用起來比較枯燥,讀多了學生會厭煩,讀少了又怕他們記不住。此時,朗朗上口的歌謠就可以很好地幫我們避免這種尷尬,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選擇現成的歌謠,或創作一些簡單的歌謠,通過有節奏的說唱來重復、鞏固所學的內容。如在教開心學英語Book3、Unit6. Whatdoyouwant.一課時,我把Vocabulary部分的八個新詞串成了一首節奏簡單的歌謠:如:
Doll,doll,I want adoll.
Drum,drum,I want a drum.
Guitar,guitar,Iwantaguitar.
Puzzle,puzzle,I want a puzzle.
Toycar,toycar,Iwant a toycar.
Skateboard,skateboard,I want a skateboard.
Computergame,computergame,I want a computergame.
Stuffedanimal,stuffedanimal,I want a stuffedanimal.
我先帶學生著拍著手念一遍,學生興趣濃厚,意猶未盡!隨后,再來個小組競賽,學生更是熱情高漲,脫口而出,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鞏固了所學的內容。
三、活化作業的設計、增強詞匯教學的應用性
日本學者上岡光雄研究的“英語單詞保持率曲線”表明,背過的單詞如果不加以復習,時隔一天就會被忘記10%;如果學后3天不復習鞏固,就會忘掉40%,如果4-7天不復習,就會忘掉60%;時隔三周,所記的單詞就所剩無幾了,留在腦海中的只有模糊的印象。可見,在學習和記憶單詞時,要做到及時復習、定時復習,因此家庭作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學生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延伸。
1、活化作業的趣味性。目前,小學英語作業的形式單一、乏味,抄抄、背背的機械練習較多,這樣的作業很難讓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認知心理學指出,經歷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激發他們學習的最佳動機,一份趣味十足的作業肯定能吸引學生主動思考、認真完成。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應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自己選。例如:制作小標簽、“做爸爸媽媽的老師”、造句、續寫故事、創編對話、改編歌謠、英語手抄報、讀英語故事、收集英語名句等等。這樣的作業,學生既能鞏固知識,又遵循了學生好玩的天性。學習效果甚佳。
2、改進作業的評價方式。在日常工作中,許多老師往往把作業批改當成是例行公事。喜歡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同學,作業評價只起了檢查的功能,忽視了評價的激勵作用。對學生的作業,簡單地打上“√”、“×”或“A”、“B”、“C”了事。長此以往,作業中的錯誤得不到指導、出現的精彩得不到賞識,結果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是越來越馬虎。如果有一天,老師在他們的作業本或默寫本上不再是“A”、“B”、“C”或分數,而是畫上他們意想不到的大拇指、笑臉、哭臉、星星等等,又或是老師親筆寫上的Very good!Well done!Good job!Excellent!Great!Tryagain!等等,學生定會無比高興,互相炫耀,下次的作業定會加倍認真,而且會急切盼望著下次的作業老師會有什么不一樣的評價。
3、組織有效的作業展評活動.為了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每月舉辦一次優秀作業展評活動,把作業質量最高或作業進步大的同學的作業展示在班級的墻報上。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業能被展覽,從而提高了做作業的積極性,激發了做作業的熱情。除了對書面作業進行展評以外,對于其他類型的作業,如背書、默單詞、預習等作業的優秀者也要充分地挖掘出來,如背書快的授予“背書小能手”稱號,默寫快而準的授予“單詞王”稱號,善于預習的授予“預習標兵”稱號,造句好的授予“造句冠軍”……小學生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在“炫耀”或“落后”的同時,他們會奮起直追,不甘落后,努力提高自己作業的質量。
教學是一門藝術,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又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要結合教學對象和教材的特點,創造新穎的教學方法,設計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本校實際的詞匯教學策略,以滿足時代發展及學生學習的需要。總之,有效的詞匯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引導學生關注詞匯,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