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旭東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農村推廣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就是將數學課堂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走出課堂,聯系實際,讓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更好的掌握和運用。文章中主要論述了目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將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付諸實施。
【關鍵詞】農村小學 ?數學生活化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52-01
引言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老師和學生都是以教科書為標準,老師按照教材進行講解,學生按照教材來記憶和練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難受,無法牢固掌握知識點,只是單純的靠死記硬背。為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真正落實好新課標標準,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所謂的生活化就是將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孩子的學習以實際生活為基準,學到的知識可以解決實際的問題。對于數學這一科目而言,它更易于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講解。生活中處處充滿著數字,透漏著數學的知識,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就是通過將小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1.目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1.1教與學缺乏趣味性
在我國農村的小學教育普遍的現象就是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條件較差,資源缺乏,而且由于與外界缺少一定的聯系,信息不夠通暢,所以這里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老師普遍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所看重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完全忽視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下只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掌握。在這樣機械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失去了動手的能力,變得越來越木訥,成為學習的工具,同時他們也對知識失去了基本的興趣。
1.2理論與實踐難以統一
現在的教學目標已經不是一味追求知識的累積,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要懂得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例如,同樣類型的應用題,老師講了學生懂了,但換了地方換個數學,學生就不會了。我們所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而不是具有超強背書能力的學生,所以在課堂上只是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學生發展的需要了。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脫離現象十分嚴重,在這種環境之下只會讓學生實踐能力降低,不利于他們對新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對他們學習技能的培養。
1.3學生難以提高自身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所接受的知識完全是老師根據課本的編排進行的講解,而且學校對學生的檢測都是圍繞著課本進行的,所以學生只是不斷地要求自己更加熟練的掌握課本里的內容,根本不會進行深入的思考。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身創新能力不斷降低,他們不會發散思維對課本外的知識進行拓展,只是掌握那些老師教授的純理論知識,卻沒有學會學習技能和技巧。小學階段正是創新精神培養的黃金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學生的創造力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引導,就會錯失其創新能力的培養,最終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
2.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的必要性
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學生很難在課堂中就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消化,同時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根本不會真正的運用,而現實生活當中又處處都充滿了數學知識,如果合理的將兩者進行連接,就可以使學生更加高效的學習到數學知識。老師要善于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課堂知識融入到生活當中,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的引入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對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學會用數學的方法去處理實踐問題。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的引入可以讓學生將實際的生活問題運用數學方法進行解答,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將更加牢固,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的引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的運用,使學生的數學意識將更為強烈。
3.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與實踐
3.1教學內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理念運用的第一步就是將學生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生活化,打破原來抽象的概念,將所學內容具體化、實際化。教學內容的生活化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多注意總結經驗,同時還要多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觀察和積累,這樣老師在講解新知識的時候就能自然的聯系到實際,同時也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老師要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善于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2數學應用生活化
數學應用的生活化就是讓學生學會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數學問題,所以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使用還需要將數學應用生活化。所謂的運用生活化就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老師在講解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求法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際的運用。老師將基礎知識講明白之后,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定的作業,讓學生回家丈量自己的家或者自家的地,菜園子等等都可以,測出它們的長度和寬度,得到數字,然后根據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計算,得出它們的面積。又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可以讓學生在家收集1張1元、10張1分、1張2分、1張5分的紙幣或硬幣,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數字,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也會使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
3.3作業設計生活化
作業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老師在給學生留作業時盡量避免只留紙質作業,這樣不僅只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的倦怠的思想。老師要善于將作業融入生活當中,例如學習圓時,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家里或周圍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而且它們有什么特點。在學習比例尺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繪制家中各種東西的平面圖,把自己畫的與實際物體進行比較,從而加深對比例尺的認識。老師要根據所學的內容將知識融入到生活當中,這樣不僅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3.4教學評價生活化
評價的生活化就是摒棄原來的評價模式,以多元化的角度對老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體不再是老師的教學任務是否完成,而是學生對知識是否真正的掌握,這樣可以讓老師了解到學生還有哪些不足,以及自己在教學過程當中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小學數學生活化理念的引入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同時培養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習的熱情。雖然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小學數學教師的不斷努力會讓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得到更大范圍的使用,使小學數學課堂發生質的變化,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考文獻:
[1]袁曉云.淺談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幾點做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24).
[2]李滿倉.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