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玉波
摘要:我國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就是促進新農村的建設,可見落實新農村建設工作對于發展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針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展開討論,就經濟管理工作所產生的問題加以分析,從而提出合理化建議,提供給相關人士,旨在能夠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供以借鑒。
關鍵詞:新農村;經濟管理;建設舉措
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在農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農村經濟工作與黨所落實的政策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因此農村的穩定以及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從社會飛速發展的形勢來看,相關部門應當對農村建設引起必要的重視。筆者依據幾方面內容對經濟管理工作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旨在能夠提高農村的經濟水平,確保社會具有穩定性,從而推動新農村的建設。
一、農村經濟管理簡述
在我國,農業生產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農村的經濟管理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以當地的市場環境、社會經濟條件、國家在經濟上的政策方針等為基本依據來進行的一種有組織的、自覺的宏觀管理活動。具體來說,這種宏觀管理活動就是要時刻以國家經濟在總體上的戰略方針為指導,同時,要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基本條件以及市場環境等,以此來確定未來農村經濟的發展目標,最重要的是要對生產資料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不同的環節,以及信息等再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要素進行計劃、決策、控制以及組織協調等,從而實現大力的推進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向著法制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二、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經濟管理現狀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農村經濟管理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它并沒有滿足目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方向,所以其管理工作中還有著一些問題,讓現在的經濟管理效率還不能令人滿意。對此,為了能夠促進農村建設的順利開展,相關部門應當做好管理工作,找到問題所產生的原因,從而才能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一)農村基層領導對經濟管理的重視力度不足
新農村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是因為時代的進步而變得更加靈活自由的體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央領導的推動和重視,提供了一個強大發展動力。令人遺憾的是制定的方案、計劃、措施等文件雖然交到了地方基層領導的手中,但一些基層領導由于老舊的思想和過時的心態,使他們并沒有真正的重視起來,松弛的心態使得執行力度大打折扣,想要取得預期的效果自然也不可能。新的經濟管理模式目前產生這么多的問題,主要還是在于思想和心態的過時和老舊,相關的基層領導沒有真切的把自己當做一個普通人民去思考,這種換位思考的思維并沒有被應用。
除此之外,從整體看,文化素質低也是對經濟管理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的原因,他們對于傳達下來的方針文件并沒有太清晰明白的了解,所以執行力所不夠也是在所難免,想要使得大部分政策被采用和實行,這個問題是必須解決的。
(二)農村基層管理人員執政能力有待提高
農村的管理人員應當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目前相關管理人員自身知識結構還處于單一的狀態,不能較好的適應當前社會對經濟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他們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以往的管理體系中,不能適應目前社會發展對農業發展提出的相關要求。
三、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經濟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領導
倘若想要做好經濟管理工作,那么相關部門首先要將農村政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并且能夠朝著制度化的方向發展。這是經濟管理工作落實到新農村建設中的必經階段,對確保農民自身利益、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樣就需要相關的農業部門應當做好經濟管理工作,對該工作引起必要的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提高工作指導水平,并且給予積極的肯定,從而使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施帶來更多的益處。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執法水平
相關農業部門應當依據治國的基本方針,將相應管理條例以及土地承包等方面的規定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從而讓經濟管理工作能夠不斷的完善,并且在制度化內容上要多下功夫。首先,建立經濟管理工作的相應制度。相關部門應當采取責任制度的形式,讓有關人員可以對自身工作的責任有所了解;其次,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簡單地說是對承包土地、減少農民工作量等內容上制定的措施,進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讓相應的政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最后,建立信息反饋制度。通過情況下,是指相關農業部門之間應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對管理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發現,進而可以提出合理化的監理以及相應的預防手段,讓發生的問題可以得到恰當的處理。
(三)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完善農民生活品質是目前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因此,就農村經濟管理工作而言,其主要內容就是為了將農民增收渠道做好拓寬工作。其中,拓寬增收渠道有許多種形式,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相關部門應當加強農業的生產質量,拓寬增收能力,從而讓生產水平不斷的提升;第二,相關部門應當大力發展產業化的經營理念,將相關企業的結構形式以及產業水平不斷的提高,推動農產品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當避免城鄉居民的收入出現很大的差異性,調動家鄉能夠長時間處于增收的狀態,還應當大力支持農民返鄉勞動的行為,進而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進步。這樣就需要相關的農業部門應當將農民增收渠道做好拓寬工作,提高扶貧質量,落實相應的政策補貼等多方面出發,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生產效率,將統籌城鄉等方針有效的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將收入分配的格局進行合理的調整,增加支農資金的投入,對農民的增收水平引起高度重視,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快速進步,增加農村收入水平,使農民能夠真正的獲益。
(四)推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加快專業合作經濟的組織建設
提高加工企業的生產效率是對省、市來說提高工業發展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農業部門應當主動的爭取國家所給予的有關政策,對加工業的規劃引起必要的重視,從而促進我國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相關部門可以將蔬菜、種子等方面的企業作為重點,然后主動積極的去開展新項目,并且給予支持。除此之外,相應的組織機構也是促進龍頭型經濟不斷發展的組成部分,由于其能夠起到農戶、相應企業以及市場之間的紐帶作用,可以提高農民組織化的不斷進步,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對專業合作的組織引起重視,進而做好相應的工作。
(五)積極發展現代化農業,保障深化機制改革進程
倘若想要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還應當對現代化農業引起必要的重視。這樣就需要加快改革征地等有關制度的腳步,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來實施耕地,并且可以對有限資源進行充分的使用。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當推動農業科技的發展,確保科技水平的完善,希望在培育農作物、預防病蟲害等不同環節達到預期的目的。各級相關部門還應當對農業生產技術進行不斷的創新,朝著產業發展的要求,積極研究并熱情的投入到推廣工作中,進而讓農業技術可以實現多元化的目的,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
就農業生產流程來說,相關部門應當對優化配置、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等方面引起必要的重視,大力提倡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推動農業的不斷發展,讓環境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其次,相關部門應當將水利作為重要內容,提高農田的建設水平,并且將自然災害、缺乏水資源等問題做好有效的解決,進而可以加大預防災害的力度,確保生態環境的平衡,進而使農業達到可持續發展目的。
(七)做好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調查研究,深入基層
相關部門應當提高經濟管理水平,通過對發展階段所存在的問題做好適當的處理,并且打破傳統的工作形式以及思維模式,將管理工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加大調查的力度,特別是針對農村經濟建設等問題,要做好更深入的了解,從而為落實農村政策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下,對農村經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新農村建設而言,經濟管理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從多方面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打破以往的工作模式,建立全新的管理制度,推動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本篇文章主要針對目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做出合理的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議,旨在能夠提高經濟管理工作水平帶來益處。
參考文獻:
[1]趙濤.強化昌吉市農村經濟管理的幾個重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6(14).
[2]劉寶芹.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6(21).
[3]王振剛.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淺析[J].經營管理者,2016(21).
[4]陳雷.完善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保障農村經濟健康發展[J].吉林農業,2015(24).
[5]胡舒瀚.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03).
(作者單位:吉林省洮南市萬寶鄉農村經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