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均
摘要:新課程標準強調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著學生展開,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成為教學活動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
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想要學好數學,必須要具備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豐富的發散思維能力等多種思維能力相融合之后所形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緊抓創造性思維中的“新穎,獨創,個性,突破”這八個字來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
一、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問題
1、教師主導地位過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模式越來越多樣化,但取得的成果去不是很顯著,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主導地位過重。新課改中強調,老師為學生主導,學生為教學主體,這里的主導并不是在教學中凡事都要由教師來指導。但目前大多數初中教學中,還未擺脫以老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情形。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灌輸式的教學泛濫,而學生則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被動接受知識,所以很難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未能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隨著多媒體技術不斷發展,其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給教學帶來了很多新的教學方式和新思路,但同樣帶來了不好的一面。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這是因為多媒體教學省去教師書寫大量板書的煩惱。但這樣教學過于形式化,學生看似很感興趣,思維卻只能跟隨課件,根本無法有效的發揮學生主體性和創造性,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
3、過分重視考試分數。應試教育背景下,分數不僅是家長看重的,同時也是教師學校最看重的。班級與班級之間有分數評比,教師之前科目與科目也會出現評比,這樣無疑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即使有些老師明白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也無法教學重點放在這方面的培養上,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很難在乎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措施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首要條件。在現代教育的理念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主導,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教師要愛學生,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時時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的,使學生從心理上認真且主動的學習。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反之會對教學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少批評,多表揚;少給臉色,多給笑容;少沖動,多冷靜。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師生的平等,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學生一但失去自尊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導致消沉。
2、樹立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要想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樹立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為自信心是人們成長與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質。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目標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一種強大動力,也是人們完成活動的有力保證,它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高爾基指出:“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實現自己的理想。”
有自信心的人能夠正確地實事求是地、估價自己的知識、能力,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我在政治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某某某為什么會成功?他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學生給出這樣、那樣的答案,我最后歸納為他們是自尊自信的人格上的成功。由此可見,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條件。
3、改變教學方法。如果我們教師采用以前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一個人在臺上唱“獨角戲”,告訴學生什么是錯,什么是對,學生依然是學習的容器而不是學習的主人。在這種灌輸式的教法下,政治課不但缺乏吸引力,就更談不上培養出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接班人。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方案的選擇必須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因此,教師應從備教案轉變為備學案,既要有教法,更要有學法;既要有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活動,更要有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和活動。我們可以把教學內容設計成“自學方案”,采取學、議、導、練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生動腦動手的機會就多了,創新能力的空間就大了,克服了“滿堂灌”的模式,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實際靈活運用,也可多種教學方法互相結合,綜合利用。
4、強化發散思維。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發散思維具有開放性、開闊性的特點,它是對某一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觀察、思考、想象、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實踐證明,圍繞問題進行發散思維,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規的思維模式,使學生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覺去認識事物,提出新的創見,具有多問性和跨越性的優勢,又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多提出一些發散性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從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結語
基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體現出較為顯著的現實意義,同時還是數學教學活動當中的關鍵性工作任務。創造性思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其養成靈活多變、活學活用的習慣,對于提升其數學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珍妮.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五法”[J].師道:教研,2012,11(11):68.
[2] 楊淑君.新課程下初中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4(4):85.
[3] 劉文楊.淺談創造性思維意識的培養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6(16):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