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越玲 康雅婷
【摘 要】 目前,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的提出對山西省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就創新、創業這一經濟發展引擎對促進山西省就業的體制機制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體制機制
一、山西省創業創新促進就業的體制機制問題
(一)應試教育不利于創新創業的發展
山西省創業創新發展相對比較滯后,這是由于省內缺乏相比于其他大中城市那樣比較知名的高校,因而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省級競賽活動方面缺乏高校的引領,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還沒有形成。盡管某些高校也開設了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但是由于開設的院校不多,且即使開設所受的重視程度也不高,這就使得山西省在創業創新的競賽活動上相對于其他兄弟省份來說偏少,而且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整體上來說偏向于理工科類和綜合類院校。而且在活動的組織上,大多數高校平時組織的創新活動多,組織創業活動少。在項目的研究上,創新項目多,創業項目少①。這大大地制約了山西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均衡發展。這主要是源于我國教育體制,受傳統思想的深刻影響,我國教育總體是應試教育,即使教育部反復強調要實行教育改革,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成效不大,依然沒有撼動應試教育的根基。
(二)山西省創業孵化中心不能滿足創業需求
近年來,我們國家對于創業創新的重視不斷加大,并且不斷的頒布和完善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來扶持創業。以反映創業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每千人擁有中小企業數量為例,數據顯示,美國每千人所擁有的中小企業數是103.8個,韓國是58個,歐盟是51.1個,而中國僅為32.7個,不足美國的1/3②。山西省在科技企業孵化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方面盡管已經越來越得到政府和科技部門的重視,但在科技企業孵化中心的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絕大多數的科技企業孵化中心運作很不規范、存在問題較多,公共服務平臺多數只是針對科技企業孵化服務的某一項功能,企業在創業過程中的多方位需求根本無法得到滿足。而這些方面的問題與山西省各級政府對科技孵化中心的認識不夠、重視不足、缺乏引導、支持太小有直接關系。
(三)創業風險投資機制發展落后
長期以來,山西省在科技發展方面能力相對不足,這直接制約了山西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時也造成了基金公司一直以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存在著投資偏后期、偏保守的問題,并且借貸投資的規模遠遠大于股權投資的規模。由于山西省在創業風險投資的發展方面基礎太差,而且在運作中存在創投公司在注冊后根本沒有開展業務,或者開展業務與注冊事實不符的行為,更有甚者創投公司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司,設立時間不詳,注冊資本未提供。因此真正需要資金的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無法得到投資,這不利于山西省創業轉型發展。
二、山西創新創業促進就業體制機制方面的對策建議
(一)山西創新創業組織活動方面的對策建議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不僅需要制度的保障、組織的管理,更需要具體的活動載體。從制度上來說,為了統籌管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工作,要從國家層面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專門行政管理機構,從真正意義上組織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建設高校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競賽活動,培養濃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防止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類型的模式化、機械化。各高校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在組織活動上使創新項目和創業項目均衡發展。
(二)山西科技創新創業主要支撐機制方面的對策建議
山西省要加大力度引導各級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門重視孵化器的建設,省科技廳要致力于科技創業和企業孵化工作。針對孵化器中運作不規范存在的問題,政府應加大力度監督孵化器的運營工作,不能建設好之后就承包出去而不關注后續工作,而是要加強政府監督,在孵化器中引入的企業要做好他們的咨詢服務工作,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對各種扶持政策要做到位,鼓勵各企業的創新創業工作。公共服務平臺在加強服務方面要針對企業孵化器的功能,以滿足企業創業的多方位的需求。政府應利用優惠政策條件積極引導大學和科研院所進入孵化中心,使其發揮應有的效果,而不能浪費資源。山西應加大科技創業園區建設,使多個園區形成合力,加強制度建設,創業園在注重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要兼顧軟環境的建設。
(三)山西創業風險投資機制方面的對策建議
針對山西省創業風險投資基礎薄弱不能為創新創業發揮應有作用的現狀,政府應加強對風險投資基金的監控。面對山西省目前的創投企業缺乏,需要資金的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無法得到投資的現狀,政府應加大對創投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監控正在運營的創投企業,使其正規化并形成制度體系。而且建立專門的創投基金監督部門,以監控創投基金的使用情況,以及現有的創投企業運營狀況,嚴格監控創投企業的業務,使其真正為初創期的企業服務。要嚴防創投基金中的尋租行為,以及現有的創投企業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
(四)山西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方面的對策建議
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是中小企業在初創期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而融資難的問題又與擔保難是緊密相關的。針對山西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應建立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風險機制,同時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反擔保條件要求較高、工作程序和環節繁瑣的問題,從而使初創期的企業真正得到政府的政策優惠。
【參考文獻】
[1] 尹小石,劉玲玲.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系統問題探究—基于山西14所本科院校的調查.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10.
[2] 辜勝阻,肖鼎光,洪群聯.完善中國創業政策體系的對策研究[J].新華文摘,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