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柏
摘要:好的習慣要從娃娃抓起。小學正處于學生對新事物好奇、喜歡模仿、學習能力強的階段。小學階段是最容易養成各種習慣的時期,比如衛生習慣、禮儀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為孩子以后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能使孩子積極主動地學習,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以后步入社會也會加強對社會的認識,并且影響他們一生的工作學習生活。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習習慣;養成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說過,“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成能力、養成習慣,使學生終身以之。”習慣是一個人在生活中逐漸養成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或反應趨勢。良好的習慣養成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它是人生各方面能取得成功一個必備的要素。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學習習慣是學生進入學習生活初始,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模仿、練習而養成的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學習方式。小學階段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特別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控力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所以加強對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訓練就成為每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低年級的教師尤其重要。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
我們都知道“幼學如漆”這個詞語所蘊含的道理。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訓練。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是學生學習語文和其他課程,形成終身學習能力的基礎。反之,如果從小寫字便馬虎、隨便,久之,積習難返,甚至由此影響到學生的生活態度。寫字,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而且是一個人文化素養的體現。俗話說:字如其人。如今越來越多的部門在招聘人才時,特別強調應聘者的應聘書必須手寫,就是要從應聘者親手寫的字,來審視一個人的一些內在品質。所以要從小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教育學生從小就形成這樣一種習慣:只要提起筆來,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筆一畫地寫,力求做到姿勢端正,筆劃清晰,結構合理,行款整齊,美觀大方。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以及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把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逐步養成獨立識字的能力,進而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校內、在家里、在社區……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欲望,自覺地識記。
二、養成細心觀察、大膽質疑發問的習慣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瓦西里?亞力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說明兒童養成細心觀察習慣的重要性。觀察習慣的養成主要是教會學生處處留心觀察周圍的生活,多去發現新奇的事物,比如出去游玩,看到好多不曾見過的事物多去觀察,看一下他們都有什么不同之處,多觀察細節,并與曾見過的東西去做對比找出不同之處、可愛之處等等。當遇到不懂、不理解的東西時不能得過且過,覺得不好意思問怕被笑話,而是要克服這種心理,知道這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敢于發問,大膽發問,問家長,問身邊的同學朋友,或者自己去查工具書。通過自己的方式方法找到答案,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加深印象,并且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喜歡觀察,喜歡帶著問題找答案,那么這種習慣也就很自然地養成了,這樣既能擴展學生的思維,又能模仿這樣的發問方式,從而進一步促進習慣的養成。
三、養成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往往由教師進行小結或優等生作答,大部分學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機會。素質教育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就充滿了生命力;把班級還給學生,班級就能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師生,教育就充滿了勃勃生機。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素質的主要陣地。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教養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課堂上,應該讓每位同學主動參與、自由讀書、熱烈討論、談講感悟等。
四、養成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培養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尤其重要,使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必須常抓不懈而且嚴格要求。例如:做作業前要準備好一切學習用品,如書、本、筆、尺等,而且應先復習當天的功課或復習與作業有關的內容,然后再認真地獨立完成作業。如果是做假期作業,應先制訂做作業的計劃,每天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不能拖拉,做完作業之后,應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更正,做作業要字跡工整,答卷時卷面要潔凈。老師要通過嚴格要求使其逐漸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從而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許多學生做完題目,讓老師和家長檢查、評價,這有好的一方面,同時也容易養成依賴思想。在學生的學習中,應把這種積極性逐漸引導到自我評價上來,使他們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
五、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在語文學習中,工具書是必不可少的“加速器”,是不開口的良師益友。因此,要培養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教師可規定每個學生配備《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在讀書時,遇到生字新詞定要查字典,還要把其整理到“糾錯本”上,教師定期檢查督促。這樣,時間長了學生遇到問題,就會自覺去翻詞典,這樣既提高了讀書的質量,又養成了“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除此之外,還要鼓勵有條件的同學可借助音像資料、電腦網絡等媒體查閱有關資料,解決語文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有人說,兒童的心田是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也有人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生的重要,我們相信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肯定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受益匪淺,乃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參考文獻
[1] 郭穎.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 (11).
[2] 盧益平.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課程教學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