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均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原有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受到了沖擊,由于市場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難免不夠完善,一些不良現象開始影響到青少年一代。如何搞好學校德育工作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作為音樂教師,就農村初中德育現狀及如何在音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初中音樂;農村;現狀;對策
就目前農村教育教學現狀來看,德育實施于教學活動中還沒有切實體現出來,致使學生表現出諸多遠離道德品質的思想和行為,我國的教育領域將面臨著新的挑戰和任務,如何將德育有效地實施于課堂教學實踐中,促使學生高尚品德的形成對我國廣大的農村初中教師來講是必須面對與解決的現實課題。
一、農村初中音樂德育狀況
近幾年,在文化市場的快速發展下,多種形式的新鮮社會文化充斥著文化市場,如音響、電影、書刊等,這些豐富的知識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農村中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對外邊的大千世界有了更多的認知,為他們學習提供了更為寬泛的選擇范圍,豐富健全了他們的知識結構。但是在這些諸多的社會文化結構中,也不乏夾雜著一些糟粕的思想文化,如一些不法經營者將一些帶有色情讀物及有關極具暴力性的音響制品引入文化市場。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特點是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急于探知,使得這些不健康的讀物和音響制品闖入了學生們的視野,使學生的思想品質與道德觀念在慢慢地被侵蝕,嚴重地毒害了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良好人格和崇高品質的形成。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部分學生的思想開始變的扭曲,不管是在道德品質方面還是在行為約束方面早已脫離了青少年應該具有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的軌跡。因此,面對農村初中德育的現狀,作為音樂教師必須要將德育高度重視起來,積極地在教學實踐中發展德育,將德育充分地融入到教學的全過程,激發學生的靈感、啟迪學生的心智,將學生的潛質給充分地發掘出來,培養學生成為道德素質高,能力強的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提高農村初中音樂德育教育對策與措施
1、激發興趣,過程滲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單純的說教和教唱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更難進行德育教育。這時,需要老師精心準備,激發學生興趣,把德育有機的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中。為此,教師要認真設計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使德育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說教,要見縫插針聯系實際。要制定切實可靠的音樂常規來訓練學生講文明、有禮貌的好習慣。從學生步人音樂教室、師生問好、坐站姿勢等都要養成一定的規范動作,以培養遵守紀律、舉止文明、尊老敬師的良好行為,基本訓練要通過發聲練習、節奏訓練,聽音練耳等培養學生和諧統一的良好心態,新課教學要結合教材采用多種方法,使德育內容有機地滲透在教學中,課堂小結要面向全班各類學生,鼓勵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通過這些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高尚的行為。
2、內外結合,寓德于教。除在音樂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外,還要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外育人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音樂的德育作用。要使音樂的德育教育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必須爭取校領導的支持與幫助,組建校園合唱團、校園舞蹈隊,進行長期嚴格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潛墨移化把德育內容滲透進去,使學生的音樂素質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時,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也在大幅提高。除了組建校園合唱團、校園舞蹈隊,還要為學生精選適合學生特點、能夠滿足學生需要的富含德育內容的歌曲。而那些音域寬、句子長的成人歌曲并不一定喜歡,諸如《愛我中華》、《大地飛歌》等等這些歌曲,雖然這些都是專家們精心挑選的時代感強、藝術表現力強,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聲樂作品,但對一般的初中學生而言,有些可望不可及。這些歌曲的演唱需要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或民族,或美聲,至少也得用上假聲或氣聲,而用這類發聲方法演唱歌曲對于一般的普通的初中生而言,是他們不善于、也不屑于的,白然對于這些歌曲的學唱也難有興趣。讓他們白己選擇歌曲吧,又不行,因為他們心理發育不完善,對事物是非的辨別能力不強。這時,作為音樂教師就要認真研究學生,精心選擇他們適合唱、他們需要唱、他們喜歡唱的富含德育內容的歌曲。如,《陽光三疊》、《蘇武牧羊》、《故鄉的親人》等等,這些歌曲旋律優美流暢,富有真情實感,能真正掃一動他們的心,引起他們的共鳴。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必須將德育滲透于日常的組織教學中,要長期堅持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力求使德育教育滲透于音樂教學的課內及課外。
3、開展競賽,加強鞏固。為了使德育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就需要創造良好的校園藝術氛圍,作為音樂老師,應該積極與班主任及學校協調要求每周及重大節日都有形式多樣的音樂節目表演。每學年要舉行一次合唱比賽和器樂比賽,并積極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合唱、合奏、舞蹈比賽,給學生創造展示才藝的空間,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時也是實施德育最佳時機。尤其在外出活動時,告誡學生要注意言談舉止,維護學校形象。在比賽中要發揚風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每當捧上獎牌的時刻,學生們會歡呼雀躍,盡情地品味著成功的愉悅,那種集體主義榮譽感更是溢于言表。通過這些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奮發向上的精神。
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是一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及家長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為音樂教師,應將德育作為自己教學的目標之一,在音樂教學中融入道德教育。針對初中生的特點,合理編排教學內容,在傳授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只有與班主任及其他各學科教師形成教育合力,才能達到國家對青少年道德建設提出的要求,早日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 龍靈鳳.初中音樂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探索[J].讀書文摘,2014(18).
[2] 楊琴.中學音樂教育中的德育滲透問題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3] 趙寶善.農村學校德育教育現狀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6).
[4] 任海芬.德育教育滲透初探[J].吉林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