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琳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世界先列,隨之在社會上也產生了各類刑事案件,尤其是涉及文件檢驗領域的變造文件,其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新穎豐富。
【關鍵詞】新形勢;變造文件;檢驗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各類刑事案件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其中尤以文件檢驗領域的變造文件案件最為突出,犯罪分子的變造手法多種多樣,給刑事技術警察帶來很大的工作負擔。因此為了改善這種嚴峻情勢,相關部門應提高文檢人員的鑒定技術和鑒定水平,總結以往鑒定工作中的經驗,創新檢驗方法和方式,有效地控制各類變造文件的產生,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反向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這樣才能為變造文件檢驗提供更為優秀的檢驗人才,使社會環境變得更加和諧。
一、新形勢下變造文件的類型
(一)換頁變造文件。換頁變造文件是日常檢案當中最為普遍的案件類型,其在經濟犯罪案件中的發生率十分之高。主要是將各類合同文件進行違法換頁,將帶有真實簽名和印章的頁碼保留,而把其它文件頁碼的內容演變成偽造內容,再重新裝訂成冊,使人們用肉眼無法判斷其合同的真偽。
(二)利用電腦技術添改文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偽造者會利用其將真實文件中的內容進行違法添加或用特殊處理技術設計偽造文件中的重要印章,使之形成內容虛假的文件。這種文件的偽造過程,主要是對比原文件內容中的字體大小、字號、間距、顏色等特征,在所需添加的部位以相同字體打印上所需文字,使其文件內容變得極為豐滿。同時還可利用電腦掃描技術,將其它文件上的真實印章進行特殊處理,在保留紅色印文部分的同時,使其復印在所需的變造文件上,形成具有虛假法律效應的文件類型。
(三)高精度擦刮文件。普通擦刮文件是變造者利用橡皮、小刀等簡單操作工具將文件內容進行機械處理,必要時,還會在所刮部位添加文字內容,這種偽造形式比較適合簡短的票據或合同,屬于局部型變造手法。而高精度擦刮文件,則是變造者在考慮其變造文件的檢測結果后所采取的科學處理方式,具體來講,就是在對文件上所需修改的內容擦刮后,利用先進的處理技術,在擦刮部位格外加壓一些字體或印章等內容。這種變造文件的顯著特征就是紙張會出現毛邊、翹起、書寫后字跡會有墨水洇散的現象等特征。
(四)復印變造文件。隨著科技技術的普及度,復印機逐漸突顯了它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不僅適用于各類辦公場所,也可在家庭、大小商店、娛樂場所等處所中使用。同樣這也給偽造者帶來很大的利用價值,其可以利用復印技術來提升變造文件的偽造效率,使之變得既簡單又方便。具體操作方式是將真實的文件進行重復復印,并在復印件上需要改動的位置添加所需內容,經過二次復印后,形成現有的變造文件。為了確保變造效果的精確性和完整性,此變造方式可經過多次反復試驗,直至符合變造者要求為止。另外利用復印技術來實行變造手段,不僅成本較低、技術性不強,而且其仿真效果也十分顯著,是當下社會中一種高質量的變造手段。
二、對各類變造文件檢驗方法的新認識
(一)認真了解案情,進行合理的案情分析。為了全面認識各類變造文件檢驗方法,首先就要詳細了解案情,掌握實際案件發生的全過程,并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可通過相關人員的直接陳述,或查閱案件卷宗,來了解案件的真實性,看當事人對可疑文件提出的鑒定要求,是否符合檢測規定,并看其對可疑文件中所懷疑的內容和部位是否明確,同時還要權衡當事人、所懷疑對象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利害關系,并充分掌握與可疑文件內容相關的人證、書證、物證等證據的存在。其次要以客觀的角度去分析整體案件情況,對其進行綜合性分析,明確可疑文件中所關注的焦點,正確判斷文件內容是否存在變造因素,為進行具體檢測指引明確的方向。
(二)認真核對檢測材料。文檢技術人員在接手案件材料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測,及時發現各種可疑因素,尤其是當事人所爭議的焦點。可先從文件屬性上去分析文件的變造類型。為保證檢測質量,文檢人員還可利用顯微鏡觀察或文檢儀器對可疑文件進行光學檢驗,并對檢驗結果做出精準性的判斷。如發現變造情況,就要根據實際變造方法制定對應的檢驗措施,不要妄下定論,避免出現誤差,引起不必要的損失。
(三)邏輯推理與反向思考的運用。針對可疑文件的爭議焦點部位,相關鑒定人員要保持檢驗的謹慎性和公正性,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慮可疑文件的形成過程。完善以往按部就班的檢驗理論,創新思維、總結經驗,使自身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反向思考的能力。因為反向思考可以幫助檢驗人員站在變造者的角度去分析案情,有效地還原出變造過程的真相,給檢驗部門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同時通過反向思考,還可拓寬檢驗工作的思維渠道,使其創新出更多的檢驗方法,解決一切新穎的變造虛假手段,為保證真實文件的安全質量提供可靠的防護措施,并能大力提高檢驗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文檢工作也有了重新的認識。其通過對各種變造文件案件的研究和分析,逐漸創新出更為精湛的檢驗技術,利用先進的檢驗設備精準的判斷出可疑文件的變造類型,有效排除可疑文件的爭議焦點,并對各種變造手段采取科學的檢驗方法,充分體現檢驗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為創建和諧社會提供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德倫,李明.新形勢下對變造文件檢驗的新認識[J]法制與社會, 2015(08):03-05
[2]強曉瑩.添加打印變造文件檢驗的研究[J]華東政法大學, 2015(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