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
摘要: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進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實踐。在內容上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功能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方法上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這樣,學生才能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激發學習興趣。本文探討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方法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他們的認知規律,結合小學數學本身的學科特點,采取各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寬松、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扼殺他們求知的欲望。數學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而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不少學生認為數學知識較難把握,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轉換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資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積累、生活經驗等,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多的機會運用所學知識,也能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體會數學的趣味和魅力,進而引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二、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上,師生關系輕松和諧,學生和教師才能展示真實的自我。課堂上,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會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答方法,甚至不同的答案,針對學生獨具個性的發言,教師應予以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應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生自然敢于講真話、實話,他們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如教學“分類”這部分內容時,在學生明確了“分類”的概念后,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先讓學生分類,再找學生說明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引導,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會更有信心,更有創造力,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善于通過形象直觀的刺激來獲取信息和知識,因此生動有效的教學情境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也間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即便教師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如果只是一味地講解,向學生灌輸,也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動畫、文字、圖片等于一體,正好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其具有圖文并茂、聲像俱全的特點,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更具體,能夠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使數學知識融入到了具體的情境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四、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師要充分利用動手操作這一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動手操作不僅是一種學習形式,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動手操作和根據操作的階段結果合理想象,對于學生理解新知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拼一拼、擺一擺、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畫一畫等活動,為學生創設動手操作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感性認識,進而減緩知識坡度,幫助他們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比如,教學“認識正方形”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再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探索其特點,最后讓學生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的不同點與相同點。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數一數、比一比、折一折等操作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觀協同合作,進而引導他們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但能獲得知識,還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發展。
五、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可以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并且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是整個學習小組的一份子,小組的建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小組的榮譽需要每個成員貢獻自己的力量,更需要各個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支持、幫助以及促進。每一個成員的進步都是大家共同的榮譽。通過長時間的合作會逐漸培養起學生的團隊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合作能力。
總之,新課程改革給廣大教師,尤其是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不斷學習、多種途徑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為民.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的合作交流學習[J].教育現代化.2015(17).
[2] 楊學萍.小學數學課堂學生思考力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04).
[3] 韓芳,秦佑寬.智能手機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