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龍友
摘要:中職學校的班級管理是一項重要工作,他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本文先談了一下中職學校班級管理釋義,隨后就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進行了探索分析,最后就中職學校班級有效管理的策略提出了很好的觀點。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級管理;探究策略
素質教育下的班級管理工作做的好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發展,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推動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可以使班級中的各種非正式群體獲得比較合理的對待,從而更好地發揮不同學生的特色和優勢,增強學生的班級認同和歸屬感,提高班級的凝聚力,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一、中職學校班級管理釋義
1、中職學校班級管理釋義。教師根據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2、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特點。一是任何一個好的學校都會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得到位。二是班級管理的對象是班級中的各種管理資源,而主要對象是學生,班級管理主要是對學生的管理;三是班級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四是班級管理是一種組織活動過程,它體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參與者是教師與學生雙方。教師的管理與學生(班委會)的管理合起來,構成班級管理
二、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1、班主任對班級管理方式偏重于專斷。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應試教育”,分數和排名是學校和教師工作業績的衡量指標,這導致了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和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內在需求。班主任一直在做程式化的教育教學工作,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確保班級的成績在學校中的排名和讓學生服從老師,以維護教師的權威不受侵害,使學生服從教師指揮,學生必須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
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在班級中設置班干部,旨在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民主作風,學會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職學校的班干部相對固定,是一些學生形成了“干部作風”,不能平等地對待同學,而多數學生卻缺少機會,學生在社會環境及部分家長的影響下,往往把干部看成是榮譽的象征,多數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主性
三、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策略
1、實施班級自主管理模式。從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來看,更多的是在教學方面實施新課改,而忽略了班級管理方面的改革。陶行知說“教是為了不教”,魏書生認為“管是為了不管”,都主張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治,做到“管放結合”。學生是班級的主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
2、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理由,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推動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理由的實踐能力,淡化分數,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3、關注學生個性的培養。教育活動中要以“人”作為教育的核心,確認和尊重學生在教育活動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面向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而和諧的發展,讓學校的一切教育活動都為滿足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設計和組織,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諧的素質、鮮明的個性。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潛能和喜好對學習任務、學習目標進行自由選擇,并且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或途徑。
4、拓展班級管理的手段。學生的教育管理離不開家長的理解支持,而要想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家長的溝通必不可少。不管是負責任的家長,還是不負責任的家長,都希望班主任老師能對自己的孩子有所關照。班主任要使家長意識到不管他們文化水平的高低,只要有孩子,他們就有教育的責任和義務。首先,家長要正確處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文化觀念和“讀書無用論”現代思想觀念的矛盾,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對孩子既不過分渴求,又要讓他主動積極進取,既要讓家長關心孩子,又不過分溺愛,家長以身作則帶來的影響絕對勝過枯燥的口頭說教。
5、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職生正處于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過渡階段,生理發育顯著,心理復雜多變,他們喜歡“創造錯誤,尋找錯誤,表現自我”,是一個非常容易叛逆的時期。如果這一階段缺乏引導,很容易導致心理疾病,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6、培養學生有個教育者與班級中全體學生一起,為著既定的目標,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通過組織、調控、溝通、評價等手段,不斷創造和整合班級教育資源、優化班級生態環境、推動合作與溝通,使學生健康愉快地生活,主動、全面和個性化發展的歷程。
總之,中職學校班級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初級群體,其發展和完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既要依靠先進的管理理念做指導、也需要班級管理者根據自身經驗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不斷地探索和嘗試。有效的班級管理方式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個人潛能,提高其學習或工作的積極性,而且能夠進一步推動和完善班級管理任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管理期望。
參考文獻
[1] 余研霞、馬家安,論班主任的角色與權威,《現代中職學校教育》,2004.8.
[2] 王曉春.今天,我們怎樣做教師(點評100個教育案例)[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