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超
摘 要:文章以宿遷學院為例,從“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特點與教學現狀出發,提出了“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考核方式;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12-0023-02
宿遷學院作為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定位的地方高校,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其中對部分“學生反映難學”、“考試不及格率較高”的課程開展了專項教學改革,“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被批準為“考核方式”專項改革。
一、改革背景
“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核心課程,由于該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均很強,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和學習中難度較大,學生普遍反映“課程內容枯燥、難懂”,導致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甚至部分學生對該課程產生厭學的情緒,致使考試不及格率非常高。
在對2010、2011(二本學生)兩屆學生授課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也同樣反映該課程難學,但經過溝通和交流(主要向學生解釋該課程的重要性、難學原因,傳授他們學習該課程的方法等),學生逐漸擺脫了心理陰影,通過刻苦學習,最終都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但到了2012級(三本學生)時,該課程的授課教師及學生均反映該課程“難教、難學”,學生的期末成績非常不理想,批閱試卷竟然成了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卷面成績不及格率太高了,期末總評成績不及格率竟然達到了40%。
在認真總結2012級教學效果后,我們認為,“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學習在客觀上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只要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注重、加強平時對該課程的學習,最后通過課程考核應該是沒有問題的(2010、2011級學生),2012級出現的這種情況原因在于“三本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與二本學生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鑒于宿遷學院已經成為完全獨立的三本院校,2012級學生在該課程上出現的各種情況,將會成為該課程在以后授課中的常態。如何改變這種情況,課題組在經過充分討論后認為:(1)適當降低教學內容難度。該課程是相關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課程,所以難度只能是適當降低。(2)加強過程學習管理。通過改變課程考核評價方法,引導、督促學生注重和加強平時的學習[1-2]。第二點應該作為重點研究。
二、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原來的考核方式是:總評成績=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我們將考核方式調整為:總評成績=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35%+階段性考試成績×35%。增加階段性考試的目的是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過程學習,階段性考試的具體操作如下表所示。
階段性考試具體情況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與實踐
我們對2013級通信工程專業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改革實踐。
新的考核方案主要體現在總評成績中增加了階段性考核成績。階段性考核,是我們課題組在研究國內外考核方式基礎上,結合宿遷學院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提出的一種比較切合實際的以“增強過程學習”為主要目標的考核方式[3-4]。
(一)新方案的宣傳
在“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第一節課上,我們就給學生介紹了該課程考核方式的新方案,重點介紹階段性考核。學生對階段性考核的抵觸情緒比較嚴重,普遍認為階段性考核增加了學習的繁重度,這種反應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我們邀請輔導員和我們一起做這項宣傳工作,我們認為只有讓方案的執行主體(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了新方案,新方案才有可能夠得到真正的執行,預期的效果也才有可能達到。經過近一個月的不間斷宣傳,到第一次階段性考試時,學生普遍能夠認識到新方案的重要性了。
(二)階段性考試的實施
階段性考試按照改革方案的計劃共分為3次,依據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劃分,3個部分的內容難易系數為“由易到難,逐漸增大”。第一次階段性考試的內容是靜態電路部分內容,該內容是課程的學習基礎。為鼓勵學生學習好這部分內容,同時希望學生能夠在第一次階段性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們增加了第一次階段性考試試卷的內容量,總分設置為180分,試卷難度中等,從試卷中,可以發現,任何人都可以從試卷中找到自己會做的題,掌握的知識越多,會做的題目越多,得分也就越高。考試結果統計如下。
兩個班級的平均分相等,這說明兩個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總體差不多,最高分為132分,最低分為28分,低于45分的人數均為8人。成績總體上與我們的預期還有一點差距,我們認為成績反映了學生的真實學習能力,成績高于45分的學生達到了83%以上,這對鼓勵學生更好地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低于45分將有損于期末成績的總評)。
通過第一次階段性的考試,學生們真正認識到了階段性考試的重要性,因為每一次階段性考試都直接影響著期末成績的總評,課堂的氣氛開始變得微妙起來,認真聽課的從前三排變成了前四排,以前一直喜愛坐最后排的學生開始坐到了第一排,抬頭聽課的多了,眼睛里空洞無光的少了,以前從來不問問題的也開始問問題了,盡管問的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學習態度的變化,證實了我們改革的正確性,也激勵我們更好地開展余下的工作。
第二次階段性考試。第一次的考試,我們提高了試卷的總分,為了讓階段性考試最終回歸正常(試卷滿分為100分),同時又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我們決定將第二次試卷的分值定位為120分,試卷難易程度中等。
第二次成績總體考得不好,這與我們的預期相吻合,一是因為第一次很多學生認為考的分數還可以(他們不認為是試卷總分提高才考得好的),故認為第二次考試也應該沒有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二是因為此次考試的內容確實比較難;三是試卷的分值比第一次降低了60分。綜合分析,我們認為,第二次成績考得還是比較理想的,是比第一次有進步的,如果將兩次成績按照一百分折算,在學習內容難度加大的情況下,第二次平均分還高于第一次,說明學生平時加強了學習,這與我們看到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是成正比的。
第三次階段性考試。第三次試卷的分值回歸為100分,試卷難度中等,成績如下。
第三次考試內容為模擬電子技術部分知識,難度為最大,但成績卻恰恰考得最好,這充分說明學生已經非常重視階段性考試了,考核評價方法改革方案是正確的。
從期末總評成績中,我們可以發現通過對該課程理論考核方式的改革,總評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出現了正態分布(2班)。
事實證明,階段性考核,加強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質量,對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風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5]。
四、考核改革方案實踐的思考
第一,加大宣傳。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一種新生事物,需要其成長的土壤和環境。增加的階段性考試,學生的第一反應是“反對”,改革的主要參與主體如果不能夠正確理解和對待改革,改革是不可能取得實效的。所以,課題在以后的開展過程中應進一步爭取領導的支持,進一步加大對學生的宣傳,讓方案在良好的環境下,深入人心地開展,取得更好的實效。
第二,需要確定階段性考試試卷分值。課題組對階段性考試試卷的分值進行了調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我們認為還應該進一步探討,找到更合理的分值區間。
第三,進一步探索階段性考試形式。階段性考試,目前都是采用紙質試卷,出試卷、印試卷、監考、批改試卷、講解試卷的過程,增加了教師和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能否改變考試的形式,簡化考試的流程,這關系到考核改革方案的可持續性。目前,我們正在討論能否采用“題庫機考“的形式。
第四,深入探索考核方式制度改革。目前,該改革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制度,應深入討論,并能夠在教學計劃中明確需要改革的課程,形成制度。
第五,在實踐過程中,一直想把學生參加課外競賽的成績引入到課程總評成績的考核中來,但鑒于條件不成熟,沒有成形,期望以后能夠更好地完善考核制度。
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早在2010年時候就在醞釀,經過幾年的精心籌劃,終于能夠在“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專項改革課題中得以實現,該項改革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加強課程的過程學習;從行為上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從責任上教會學生應具有擔當的意識、勇氣和魄力。實踐證明了該項改革的正確性和必要性,當然,這種改革并不適合于所有的課程,對“枯燥、難學、不及格率較高”的課程比較適用。
參考文獻:
[1]孫忠梅,陳曄,林鏗.基于“過程性考核”的本科教學改革
創新與實踐——以深圳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
學報,2012,(11).
[2]夏建國,周太軍.中國制造2025和應用型大學發展[J].
中國高等教育,2015,(9).
[3]尹均萍,陳湘波.對電工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
[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A2).
[4]馬長華,朱偉興,黃麗等.提高“電工學”課程教
學質量的方法研究[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12,(S1).
[5]張俊超,李夢云.過程性學習評價如何影響大學
生學習投入及學習效果——基于“H大學本科生
學習與發展調查”的數據分析[J].高等工程教
育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