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黎
摘 要:VB是一門重要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應用型高校VB教學重點應放在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上。文章針對目前VB教學面臨的問題及現狀,提出了改進VB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程序設計;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12-0040-02
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社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是其代表性的象征。如今,計算機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基礎教育也成了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必要部分,很多高校普遍開設了計算機公共課。
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將計算機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并在專業領域運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目前,各大高校普遍采取的教學模式是計算機基礎教學和一門高級語言的教學。VB程序設計是宿遷學院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是理工科學生的必修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素質,使他們掌握基本原理,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一、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
大學擴招后,大學生的總量急速增加,隨之產生的問題是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下降,學生之間的差距也明顯增大。
首先是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學生已經可以熟練地操作計算機和使用常用軟件,甚至已經學習過程序設計語言。而有的學生幾乎從來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基礎很差。其次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存在差異,有的學生積極上進,進入了大學后,依然保持著對學習積極的熱情和沖勁兒,但是有的學生,認為可以放松放松了,有懈怠的情緒。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有所增加,學時卻不斷壓縮,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學、大屏幕教學,教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而學生有玩手機的、有睡覺的,無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很快,社會對大學生計算機能力的要求也漸高,這就需要教師與時俱進,積極思考對策,改變教育觀念,不斷提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來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VB教學現狀
VB這一程序設計語言課程,要求學生掌握正確、規范的編程方法,學習通過編程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能夠利用先進的開發環境,編寫小型應用程序,為后繼專業應用課程打好基礎。該課程有一定的難度,它的概念比較抽象、內容非常繁雜、實踐性又很強,對于學生來說,程序設計的概念和思維方式是全新的,學生接受起來有些困難。
現階段不少教師反映VB難教、學生反映VB難學,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令人不滿意,體現了學生程序設計能力的下降趨勢。目前VB教學中反映的情況如下。
(一)學習目的不明確
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缺乏一定的程序設計背景知識,不少學生認為程序設計不是他們的專業課,難學、白學、沒有用、不知道學來干什么,有怕苦、急功近利的想法,這種思想影響了課程的教與學。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程序設計是計算機素質的重要體現,是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明確學習目標。
(二)重理論,輕實踐
VB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過于重視課堂理論教學會造成紙上談兵,導致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語法,對上機課缺乏興趣。教師應強調實踐上機的重要性,實踐上機對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是對課堂理論的補充和升華。實踐教學效果決定了VB這門課程的成敗,要想學好這門課程,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刻苦的實踐上機及鉆研。
(三)重界面,輕算法
VB界面設計很方便也很簡單,學生很容易掌握窗體、控件、菜單設計等,可以快速設計出較標準的軟件界面。
它的算法設計理解難度較大,應讓學生明白界面設計是錦上添花,算法設計是核心,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算法研究上面。比如累加累乘算法、輾轉相除法、判斷素數算法、排序算法、遞歸算法、窮舉算法、解析算法等。
(四)重結果,輕過程
大學考試是一考定終身,所以有的學生習慣于搞突擊、死記硬背、臨時抱佛腳,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考試前的幾天。有的學生平時不用功,不看書不做題,作業都是應付了事,求知欲降低。應該端正學風和考風,考風正,學風必然正,提倡面向過程的考試改革。
三、VB教學策略
學生在高中階段受應試教育影響根深蒂固,進入大學后,如何培養自主學習、提高能力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如何教,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樹立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學習的理念,啟發創新意識,鼓勵制作創新作品,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有必要認真地研究教學方法。
程序設計語言的學習有一定的枯燥性,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不大甚至沒有任何興趣,已經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最大障礙。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會很輕松,教師也不費力。
學生的第一次課程,應該向其介紹課程體系,讓其全面了解課程要求和自己的興趣所在,讓學生了解教學體系,掌握學習方法。當遇到問題時,鼓勵學生學會通過網絡求助,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從而鍛煉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加強第一堂課的教學導入
首先在第一次教學時就要加強引導,強調程序設計的作用。學習VB不只是抽象思維能力、編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耐心細致的學習工作態度的培養,可以樹立嚴謹求實、百折不撓攻克難關的精神。
在學習方法上,該課程與“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課程有區別,前者是操作軟件,而VB是設計軟件,應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不是聽會、看會的,而是做會的。第一堂課對學生來說,什么是程序、程序設計、可視化界面、對象屬性、方法、事件驅動等新概念、新知識,若照本宣讀,教學效果會很差。
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VB動畫例子,就是在電視和電影中經常看到的有一幅圖像背景襯托的字幕滾動的案例,通過“自動”和“手動”兩個相應的命令按鈕來控制字幕上下滾動。該例引出的知識點有:可視化界面設計、對象的概念、事件驅動的運行機制、VB集成開發環境、結構化程序設計(If和Sub過程)等。通過實例激發學生學習VB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思考該實例是否可以做進一步的修改。
(二)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
從第一次課程開始就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跟著教師教學步伐前進。每次課前可以占用幾分鐘,演示由學生自己編寫的比較有趣的程序,從而吸引學生,也可以講解典型問題,展示優秀習作,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實驗內容可以提前教學內容一些,鼓勵自學與模仿,講課重點應帶著問題展開,效果會很明顯。適當豐富教學資源,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應該與學生適當地交互,課堂教學氣氛才能活躍,要求學生動腦,同步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盡可能當堂課理解所學內容。
(三)運用問題教學驅動法
實施問題驅動的目的是帶著問題學,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新知識,盡量做到抽象概念形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條理清晰化。
每一個知識難點都是從問題的提出為引例,提前使用相關知識,讓學生從模仿到掌握解決的方法,了解新知識的意義、使用規則,并學會歸納總結。
(四)強化課堂管理,注重實際
大班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較多,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1)定位:機房采用固定位置,既能保證出勤率,又方便于隨機檢查實驗完成的實效。“抓兩頭,促中間”,抓表現比較優秀的學生和存在一定缺陷的學生,督促表現一般的學生迎頭趕上,取得進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2)書面:讓學生事先編寫程序,以備上機時修改,期末可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3)隨機:課堂隨機做小練習,既起到點名作用,又方便掌握教學情況,加強實踐和調試程序能力的訓練。(4)遞交:每次實驗完成及時遞交,可以減少復制的概率,提高學生上機的效率。(5)效果:在大班教學的情況下保證了課堂、上機出勤率和作業遞交率都在98%以上。
(五)構建兼顧過程與創新的考核評價體系
學生成績由平時成績、期中測試、期末機考等組成。(1)平時成績:課堂小練習、平時書面編程習題和提交的上機實驗,重在平時積累。(2)期中測試:重點放在算法的考核,防止到期末考試時積重難返。(3)期末機考:采用無紙化考試,提高實踐動手能力。(4)考后分析:應該強化程序設計基本要求,讓學生明白努力學習可以基本達到要求,抄作業、背題目,注定會考試失敗。
(六)教學與專業應用相結合
傳統的教學是通過案例、問題驅動來引出基本語法,但是與專業應用結合比較少,學生是被動學習,學習動力和成就感不足。
面向應用、按需教學是以專業應用為背景,結合VB語言學習,做到真正地學以致用,活躍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學生帶著解決問題來學習,大部分學生編程能力可以得到增強,符合創新能力培養的模式。
VB語言涉及的知識點特別多,需要學生在保證課堂聽課效果的同時,要堅持課外自學。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研究出更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來提高VB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麗.高校非計算機專業VB教學探討與實踐[J].湖北
科技學院學報,2012,(12).
[2]馮建國,李桂花.提高非計算機專業本科VB教學質量的
途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4).
[3]張經學.在VB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湖南
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6).
[4]沈曉紅.任務驅動法在VB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時
代,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