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艷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運用,使小學數學在教學中更加生動、更加活躍、更加有趣,使學生更加愿意接受數學的學習,擺脫對數學存在的緊張感和恐懼感。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互動交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小學數學在教育中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數學;生活化;實踐
教學生活化在教學中的廣泛推廣,特別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上,要想使“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知識,人人都學有價值的數學”,就要在教學模式上下功夫。因此,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在這種需求下應運而生。
一、前言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針對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現嚴重脫軌現象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并不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方式,只是在原有的傳統教學方式上加以改善,完善出一套讓學生喜歡并且愿意接受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本文結合生活實際情況,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進行探討。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
小學數學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學的成效不容樂觀。小學低年級的加減乘除和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還不能見分曉,到了高年級方程和計算公式等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學習課程,就明顯出現學生學不好、學不會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上沒有采取讓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多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從而忽視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老師教多少就學多少,老師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上枯燥乏味,學生死氣沉沉,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教學設計與生活嚴重脫節,只局限于課本的知識傳授,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探討精神,忽視生活中運用到的數學知識,并且有的教師甚至用考試和考核成績的高低來壓制學生,這樣不僅達不到教學要求,更讓學生厭惡數學的學習。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
1、生活化的教學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設良好的適合學生學習的學習情境,與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師可以運用課前導入的方法,在上課之前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消除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緊張感,緩解學習壓力,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自主表達,發表見解。還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一起探討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當一回小老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來上課,學生可以以個人的形式對某個知識點對同學及老師發表自己的見解,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合作講解,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動腦中掌握知識和鞏固學習知識,從而創設出活躍、融洽的班級氣氛,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
2、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回歸生活,在學生原有的認知上,將生活中豐富的信息引用到教學中。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時候,通過對書本的參照讓學生思考或者談論,然后找出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如長方形,生活中常見的有床、桌子、牌匾、書本等,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與書本相關聯的知識,讓小學數學的學習充滿趣味性。這種教學方式的作用在于:①增強學生的動腦能力和整理信息能力。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把數學的教材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學生在學習課文知識的時候,在課本內容中找到與生活相關聯的數學知識,通過自己的動腦思考和整理,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運用到課本中,把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回歸到生活上,這樣的循環利用使學生的動腦能力和整理信息能力極大的增強,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味。②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知識硬塞給學生,在課堂上自導自演,自問自答。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大膽提問,大膽猜測,大膽發言,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合作交流,讓學生主動在生活學習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③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書本上的數學知識都是抽象的,教師要把這抽象的知識與生活巧妙聯系,讓學生在無形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不要強迫學生死記硬背,教會學生靈活運用。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不要用題海戰術來壓制學生的個性發展,把他們培養成只會考試做題,不會靈活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必定很難達到教學效果和提高學習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運用,使小學數學在教學中更加生動、更加活躍、更加有趣,使學生更加愿意接受數學的學習,擺脫對數學存在的緊張感和恐懼感。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多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互動交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小學數學在教育中的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