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建榮
摘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的結合點。中高年級應該把“創新”作為讀寫的結合點,培養學生寫作上的創新意識,使讀寫結合從根本上得以實現和超越,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角色,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質量,是現代語文教學的熱點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從幾千年前書生們搖頭晃腦地吟誦子曰詩云,到現代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書聲”已被傳唱了千年,可見“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角色,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質量,是現代語文教學的熱點問題。下面我就語文閱讀教學談一談自己的見解。
一、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清自己的位置。教師在文本和學生之間要起橋梁的作用,而不是占據主體地位,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愛讀書,會讀書。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改變過去的授課習慣,避免煩瑣多余的課文內容分析。老師應多采用引導式教學,引導學生理解地讀,傳情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讓學生自己悟出文章的內涵,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和美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中,老師首先要融洽師生關系,語文教學情趣化產生的學習動能不可估量。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和直觀的電教手段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在讀中感受和體驗,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
語文教學應當充分體現其學科特點,既不能把重點集中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也不能只是單純地重視“文本感悟”。在解決了重點字詞的基礎上,首先要求學生正確地讀,其次要求學生流利地讀,然后才是有感情地讀。閱讀教學中,我一般從文章的整體著眼,從那些牽一發而動全局的詞句切入,引導學生質疑、朗讀和感悟。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情感,在學生感受了文章的美妙之處后,他們就會主動閱讀,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學生在朗讀中充分品味吟誦,從而達到語言的內化、語感的培養和情感的升華。這樣做能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從而達到“人文感悟”和“文本感悟”的雙贏。
二、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拓寬視野
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通過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學生通過語文課堂的學習,可以掌握閱讀方法,但要大幅提高閱讀能力,還需要借助于大量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既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課外閱讀的范圍很廣,書籍內容也是魚龍混雜。好的書籍使學生受益匪淺,一些不良書籍卻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書都“開卷有益”。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把好關,教育學生有選擇地讀書,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推薦有益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優秀文學作品,中外名著如《紅樓夢》《安徒生童話》《昆蟲記》等,書刊如《少年文藝》《課外閱讀》《兒童文學》等。這些讀物中,有的接近生活,有的可以開闊視野,它們都具有時代精神,反映時代風貌。
課外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老師要為他們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班級設置小圖書柜,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和雜志放到里面,同學之間資源共享。鼓勵學生交流讀后心得,舉辦“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手抄報”“知識競賽”“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老師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可以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層層深入。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對課內閱讀起到促進作用。學生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知識和方法,才能逐步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
三、以寫促讀,讀寫結合
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教學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閱讀是基礎,寫作是目的,只有閱讀這個基礎打好了,寫作才能厚積薄發,如果只讀不寫,閱讀就如無根之花。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相得益彰。
要讓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準備一個小筆記本,隨時摘抄好詞佳句,并對摘錄的內容進行寫話練習。寫話的內容很自由,可以點評,可以談理想,談感悟。這樣的筆記既是讀的記錄,也是寫的成果,更是發展思維、練習寫作的需要,同時也達到了讀寫有機結合的目的。
閱讀過程是一個還原生活情境的過程,寫作過程是體驗生活再表達的過程。學生寫作之初,可以先通過仿寫的形式,讓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習了描寫動物的文章,通過閱讀使學生領悟到描寫動物的特點可以通過外貌、性格、形態、動作等方面的特點來體現這一寫作方法,課后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學到的描寫方法來描寫一種小動物。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在詞語的運用和篇章的結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所讀文章的影響,甚至會從讀過的文章中去尋求啟發進行寫作。學生只有通過寫作才能把閱讀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然后表達出來。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的結合點。中高年級應該把“創新”作為讀寫的結合點,培養學生寫作上的創新意識,使讀寫結合從根本上得以實現和超越,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為有源之水。
現代教學中,閱讀已被賦予了一種全新的內涵,在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師只有不斷創新,為學生精心烹調一道豐盛的閱讀大餐,才能再創語文閱讀教學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