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仕平
摘要:在高考的各類考生中,體育考生是具有自身特點的考試群體。本人通過多年的訓練經驗,對普通高中體育生在訓練方面提出幾點有效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體育;訓練
高中體育考生他們既要和普通的高考生一起,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還要像體育專業的運動員一樣,每天參加體育訓練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文化知識和體育技能齊頭并進,在高考中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在高中有限的時間里,怎樣有效的訓練才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身體素質,并使其在考場上發揮出最高的水平呢?下面來具體談談這個問題。
一、切實周密的計劃
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既要統觀全盤又要不同對待,首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讓考生進行長期的不間斷的周而復始的訓練,同時進行各項比賽與測試,雙管齊下。另外由于招生政策不斷變化,應提早采取應對措施,堅持訓練并不斷加強各項訓練的強度和比例,對不同的訓練項目要有不同的訓練方法,這樣可以避免訓練的重復性,合理的訓練計劃的安排,會使學生富有激情又能保證體力的充沛,從而提高訓練質量。
二、學練兼顧的措施
文化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訓練共同協調發展,才能讓體育考生取得最后的勝利。如果考生兩方面比較平衡,就要兩手齊抓,使其學科成績和專業成績再上一個臺階,考入一流的體育院校;如果考生專業技能較弱,那就要加大運動量,反復練習,提高專業成績,爭取進入比較好的師范類院校;而如果考生文化課成績較差,切記不可讓其放棄文化課的學習,教練可以和各科老師聯系,了解情況,并與任課老師商議對策,請各科老師在課堂上對考生多提問、多鼓勵,課后多開小灶,克服考生的自卑心理,還可以讓成績優秀的學生與考生結成對子,幫助考生學習,使考生樹立信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去。
三、激發潛力的訓練
在專業技能訓練中,要根據被訓練者的水平合理安排。訓練階段不同,負荷量與其強度之間的比例也不同,要按照運動中的負荷原則,進行逐步的調整,以小→大→加大→適應→再加大→再適應這樣的過程,逐層推進,并把極限負荷與這種波浪式推進有機結合(這里要注意極限的相對性),使兩者相互適應;訓練的任務不同,負荷量和負荷強度之間的比例也不同,將每個項目的特點與其進行合理搭配,把握好恢復與負荷之間的關系,把恢復當成是負荷的重新開始與延續,使恢復的手段既有針對性又有實效性。教練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仔細觀察,找出每個學生的生理機能的最大負荷量,以免學生過度疲勞。學生潛力的激發與挖掘,可以迅速提高訓練的質量,對考生的體育專業的考試大有裨益。
四、技術與特長的互補
合理技術的運用可以使運動素質有效發揮,運動成績迅速提高?,F代高校的招生,摒棄了以前以素質為主的理念,把最基本的技術訓練作為重點,加大基本技術訓練和專項技術訓。
練之間的比例。要想熟練準確的進行技術訓練,在考生訓練時教練就要留心觀察,把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再加以正確指導。訓練過程中,應把基本技術始終貫穿其中,在進行全方位的技術訓練的同時突出關鍵和重點,遵循動作的轉移規律和運動技能的形成規律,反復訓練形成新技能。教練在對學生進行專項技術訓練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與學生相互合作,將學生的個人特點與技術細節和關鍵有機結合,形成考生個人的技術風格。再把專項訓練與力量訓練,技術訓練與專項素質結合在一起,不斷強化和反復練習,使學生熟練的掌握各自的專項技術,就能夠在考場上穩定發揮,甚至超常發揮取得優異的成績。
五、難點重點的突破
近幾年,體育專業的考試幾經改革,考試項目比例的調整,個別項目的增加以及項目測試方法得不斷改變,其目的就是希望更加全面的對考生的專項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力進行考察。傳統的教學訓練已經跟不上現代體育運動發展的腳步,而只有在訓練中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才能讓考生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現代化的技術在動作技術的展示和動作結構方面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根本無法相比的。它具有演示動作的功能,可以調動情緒,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還能把學生的動作用攝像機拍攝記錄下來,加深學生對動作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讓學生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減少失誤,還能提高學生的運動機能。因此,將傳統教學中的訓練手段融入到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中,制作新的教學方案,并通過學生的日常訓練來驗證各自的理論認知程度和運動訓練的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點,將其滲入到體育的專業技能訓練的各個環節中,突出重點難點。在學生理解訓練各個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引導,全面提高考生的運動能力。在多媒體技術教學中,學生能對動作的準確性有最直觀的了解,還能把自己的動作用攝像機全程記錄下來,以回放的形式真實的再現訓練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令學生恍然大悟,不僅能及時改正錯誤,還會加深記憶。更有助與掌握關鍵動作,對學生運動技能的逐步形成和訓練成績的提高帶來巨大的幫助。
六、考生心理的穩定
高考臨近時,考生的心理壓力會不斷加大,考生對于考試所報的期望越大,考前就越焦慮。如果考生的心理一直是這種狀態,一定會對考試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更難以在考場上發揮出正常的水平。還會對高考前最后一個階段的訓練造成心理負擔。如果把握不好,就會讓訓練成績在最關鍵的階段出現下滑。因此,在高考臨近的前兩個月里,對考生的訓練安排必須考慮此階段的考生心理,制定符合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計劃,安撫考生情緒,穩定考生心理,教育考生對于高考要端正態度,對自己的能力和訓練水平做出正確的判斷,保持輕松的心態樹立自信心,爭取發揮出自己最高的水平,獲得較高的運動成績。于是這一時期教練可以對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測驗,如訓練后測驗、超常測驗、非正規測驗、惡劣條件下測驗等,還可以組織一些小型的比賽,營造高考的氣氛,最后還要經常做思想工作并進行及時的心理誘導,逐步穩定考生的心理。
總之,面對高考政策不斷變化,高考體育生的訓練只有創新思路,才能不斷挖掘學生潛能,力求在考場上發揮出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