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玲
摘要:語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施行其他教學的基礎,而伴隨著全國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小學是每個孩子學習的黃金期,也是孩子們人格、思維、心智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課改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作文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上的一個重點、難點,因此本文就加強小學語文作為訓練的途徑做出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訓練;途徑
作文訓練,又稱寫作,即寫作者為實現寫作功能而運用思維操作技術和書面語言符號,對表達內容進行語境化展開的修辭性精神創造行為。小學作為學習的啟蒙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事物的發展沒有形成全面的認識,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把握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的教學中,通過運用文字語言展開交流,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語文素質,從而更好地理解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難點
1、缺乏寫作材料。在新課改之前,小學作文的模式化非常嚴重。也因為這種條框的格式化,令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完全套用固有模式,從而限制了本身思維的擴展,令作文整體顯得如同流水賬一般,沒有絲毫的真情實感。
特別是小學生,思維能力和心智都極其不成熟。而我們硬性的給他們一個條框只能限制他們的發展,并不能對他們的學習起到更好的幫助,而我們真正要做的應該是讓他們的童真躍然紙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2、模式化命題 。小學生學習寫作,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因此他們必然需要經歷一個模仿的階段,首先形成寫作的大致概念,然后才能慢慢地進入自由寫作階段。然而如果教師在此時不能加以正確的引導,只能造成學生逐漸的走向抄襲作文模板的歪路,從而無法真正的達到自由寫作的程度。而這種抄襲的現象,將嚴重的影響到學生寫作時關于真情實感的融入,從而導致整篇文章只不過是一種詞句羅列罷了。
3、教學模式。可以說一個學生的后天性格和習慣的形成,會極大程度的受到父母和老師的影響。因此作為小學生的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的責備學生的作文水平,而應該以身作則,因為教師就是學生進步的標榜。
4、脫離生活。實施上寫作通常都是我們根據生活的積累,將所見所聞經過大腦的加工后,使用相應的詞句體現在紙上的一種行為。然而學生卻只能在教室中東拼西湊的來完成作文,嚴重的脫離生活使得學生們本身的想象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從而使他們的作文完全沒有思想和感情,嚴重的喪失了小學生應有的活力。
二、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法
1、注重寫作意識的塑造。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接觸作文寫作,掌握的詞匯量較少,也多是用最直接的思維模式進行描寫,寫出來的文章質量不高。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必須注重寫作意識的塑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再激發學生的個性思維,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課堂上多設置生活情境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邊的事情,得出感悟。
2、注重素材的積累 。小學生寫作想要提高,對于情感渲染和升華部分的掌握還不是最重要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內容上。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覺得無從下筆,無話可說。寫作是一門文字藝術,而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生活中最容易收集素材,教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鼓勵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獲得體驗。這些都是日常素材的積累,是組成作文敘事的內容。
3、注重仿寫和自擬寫作的訓練。寫作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敘事寫作上容易根據傳授技巧得到提高,寫作重要的感情升華部分,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培養意識,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慢慢積累得到感悟。而敘事和升華的部分又都可以在優秀的前進榜樣上得到靈感,仿寫可以比較快地讓學生找到寫作方法,是提高作文質量的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而帶領學生仿寫時要注意指導,提醒學生一件事物的多角度描寫,從而在模仿的同時逐步構筑起自己的風格。
4、多媒體教學。事實上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最好的老師不是“孔子”,而是“興趣”。我國古代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叫做:“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成就如何,最重要的還是取決于自己的努力。雖然“師父領進門”很重要,但是對于成敗起到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個人修行”的成功。然而換個方面我們就不難看出,其實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興趣的重要性。試問對一個你根本不感興趣,甚至還有些厭惡的東西,你又怎么會去為它而拼命努力呢?《傷仲永》就曾告訴過我們“自身不努力,就算是天才也沒有用”。
5、觀察生活。然而小學作文教學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是不夠的,因為文章真正需要的是大量的生活素材。可以說,寫作才是一種真正的“源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藝術。對此,教師應該主動的走出教室,將作文課堂帶到大自然去,并積極的開展各種課外活動,令學生在精彩的生活中,不斷的積累作文寫作素材,從而使寫作的內容更加豐富。
而且根據小孩子調皮的個性,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關于寫作類的游戲比賽,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小學生的上進心。在這種全身心投入的比賽完結之后,教師還可以布置一個有關于“賽后總結”或“賽后感想”的文題,讓學生們自主的總結活動中所積累的素材,從而真正的做到真情與文字相結合,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小學生語文作文的培養和訓練。而且這種方法還可以提高學生們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能力,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同樣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事實上,想要加強小學語文作文訓練的途徑,我們只能從教學模式和學生本身出發。針對小學生這一特殊學生群體,引發其學習興趣,開發其創新思維是最為重要的,而這兩點也直接決定了我們將如何去選擇我們的教學模式。
因此我們只有將現有教學模式不斷改革,盡量讓我們的教學更加貼近自然和生活,才能真正的激發小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愛,從而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來譜寫他們自己的童話世界。
參考文獻
[1] 宋霞霞.淺談教育敘事與教師學習共同體[J].中小學電教,2011(11)
[2] 包南麟.小學語文教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