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運濤
摘要:古詩詞是在我國傳統文學領域里盛開的一朵艷麗的花朵,它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深邃高遠的意境以及凝練傳神的形象體現出我們中華民族最美的人文精神,它體現著一種無可代替的操守和修養,用強大的感發的力量去喚醒人們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情感。中國古詩詞孕育著極其豐富的人文力量,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最好的題材,所以要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古詩詞;鑒賞能力;培養
我國是詩的國度,古詩詞也是我國傳統文化最寶貴的一部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廣大的學生們應該培養閱讀古代詩歌的興趣,不斷提高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進一步提高自我本身的審美感受能力,陶冶美好的情操。這也需要高中老師的幫助,引導學生走進古詩詞的殿堂,激發他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古詩詞的熱情,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探究出如何讓學生們對這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寄予足夠的重視的道路,讓學生發自內心去熱愛古詩詞。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
1、學生準備不足、認識偏下。一些高中生對古代文史知識儲備不夠,缺少古典文學底蘊,不了解古詩詞在言語、形式、韻律、技法等方面的特征,認為古詩詞缺少時代特征,特別是長一點的詩詞,學起來費時費力,又難懂難記。還有些學生受當下流行的快餐閱讀文化的沖擊,閱讀空間狹小,閱讀品位降低,認為學古典詩詞落伍了,不夠現代,因而對閱讀和學習古詩詞持一種冷淡態度。
2、學生的動機單純,為考而學。多數同學學習詩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純粹是為了應付高考試卷里的詩歌鑒賞題,而不是為了鑒賞美,不是為了更好地體驗人生和社會、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因此,這種學習不會帶來精神的愉悅,只會成為學生沉重的外在壓力。
二、中國古詩詞的特點
我國的古詩詞有著漫長且豐盈的發展歷史,這些光彩奪目的古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瑰寶,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只有全面認識古詩詞的特點,才能讓同學們對它感覺不再那么陌生。中國的古詩詞具有抒情性,就是以抒發作者內心情感為主,更側重于主觀情緒的表達;古詩詞的形象性是它第二個特征,就是說通過一點的形象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感悟和態度,這些形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都寄予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古詩詞的含蓄性和跳躍性也給其增添了一抹神秘高深的色彩,只有掌握了這些主要的特征,才能更好的進入古詩詞的意境,理解其中隱含的道理和文化。
三、提升高中學生對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的必要性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的載體,蘊含著博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傳承著悠久的中華文化。然而面對當今快餐文化、網絡文學以及浮躁氣氛對學生們的沖擊,學習中國古典文學責無旁貸。通過學習古詩詞而得到的幫助,會讓學生們一生都受益匪淺。而且這也是當代學生的責任與任務。
四、字面理解聯系時代背景,感知詩詞感情
意象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意識,但是仍來源于實際生活。因此,對意象的理解要將字面意思與詩人的生活背景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聯系,準確理解。如在對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進行鑒賞,要對辛棄疾其人以及生活的時代、寫作背景要有所了解,基本對詩人的理解再對其詩詞進行鑒賞,能夠做好事半功倍。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詞中,“風”、“雨”均非實指自然界中的風雨,而是人為的打擊、受挫,“烽火”指的是戰爭,“揚州”也非實際的揚州,而是被金朝攻陷的大宋國土,上述意象均包含著當時的時代信息。從字面延伸到詩人的時代背景,有利于學生了解詩詞,了解詩人的創作意圖。
五、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1、提升高中語文教師的素質。作為學生們古典文學的引路人,首先就要提高教師的古典文學修養,增強教師對古詩詞的審美,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補充。一個教師只有不斷為自己充電,不斷提升自己,不局限于教科書上,才能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活力,吸引學生們的注意,讓他們充分享受知識。除了課本之外,要多了解文學典籍、文學作品以及有關于美學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文學底蘊,這樣才能把古詩詞講透,從而讓學生們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增強激情的迸發,增強課堂的感染力。古詩詞大都表達了古人對事物和社會的一種情感,抓住情感就是抓住詩歌的內涵所在。在有限的課堂上,老師必須帶領學生一起進入角色,把含蓄的詩詞變得生動、易于理解。把詩歌的想象空間無限放大,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切身體會古詩詞表達的情感思想。
2、更新教學觀念。要改變傳統古詩詞教學中以教師教授為主的方式,因為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很難帶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會去的明顯的成效,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止是單純的做一個知識的傳遞者,而是要更多的引導學生,啟發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們對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和熱情。
3、借助類已于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古詩詞需要學生們掌握及其豐富的內容,為了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接受這些知識,是課堂教學得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課堂上的運用,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儲備相關的各種知識,可以讓學生節得到超大容量的知識,也可以將枯燥單一的文字與圖片、動畫生動的結合起來,吸引學生們注意力,還可以加深印象。利用多媒體其圖文聲并茂的特點,充分的調動學生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大程度上給課堂增添活力,也為學生們學習提供一個自足學習的平臺,變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知識,增強他們對學習的熱愛。
六、結語
古詩詞鑒賞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現代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應主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讓他們夠有能力負擔起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艱巨任務,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高中生建立完美人格的需要,因為它既可以發展其個性,又能培養其獨特的審美能力,一舉多得。
參考文獻
[1] 楊振春.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J].學周刊,2015(11).
[2] 劉詩.詩歌鑒賞試題分析及其教學建議——以高考語文湖北卷(2005-2014年)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5(03).
[3] 彭麗娜.淺談新課標下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J].才智,2015(18).
[4] 沙莎.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鑒賞探究能力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