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以俊
摘 要:“現代學徒制”是直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機電技術應用》的基礎理論技能學習和企業生產崗位上的技能實踐相結合的新模式,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對學徒或學生進行深度教育培養。本文對中職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進行培養實踐,探索了當代學徒制背景下,學校和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道路。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機電設備;維修人才;培養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4.249
0 引言
在當今社會職業教育倡導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能和創業就業能力。而現代學徒制是學校教育和企業相結合的一種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學校和企業不斷合作深化的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是當今職業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企業在用人方面要求是越來越高。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企業和政府的支持下,以企業用人的需求和崗位標準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人才。而學校和企業相結合,使學生在企業資深師傅的指導下,更好的培養出人才,而正是這一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學校和企業實現了雙贏。隨著教育部改革步伐的加快,我校也與一些企業對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的人才的培養進行了全方位和多元化的深度合作,開啟了屬于自己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之路,實現自己的雙贏。
1 現代學徒制的意義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學校和企業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它是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職業教育的相結合,校企聯合招生招工,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聯合傳授理論和技能,工學結合,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技術型人才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它有效的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或是學徒更好、更快、更準確的掌握相關知識,在將來的企業中可以更好的適應,更好的適應企業的相關制度和生活。
2 “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
2.1 各有所需,才有合作的基礎
隨著現在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是越來越多,而正是這種需要才促使學校和相關企業的合作。在原來的時候,人們對學歷更看中,而企業也會對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加的青睞。而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企業的用人門檻也發生了變化,它們更加的注重了在技術人才上的應用,因此才會對技術型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近十年的發展,很多企業的裝備水平在不斷的更新換代,生產設備大型化,精密化,電子化,高速化,自動化是越來越明顯,各種高科技系統的應用。但是設備維護,維修和管理人員跟不上更新換代,學歷偏低,年齡偏大,綜合技術的落后等,正是這一系列因素制約了企業機電設備使用率,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2.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理論就是為了實踐,而現代學徒制可以完美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兩相結合邊學理論邊實踐,記得牢不說還會更好的應用。學完理論在實踐是忘得很快的,等在實踐的時候還要在學一遍,是得不償失的,這樣不僅學的快還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完美過渡,“現代學徒制”按照新的職業要求,創造組織和實施更好的教學模式。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就是不斷的完善教育體制,教學培養專項能力開始,以提高綜合能力告終。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校園和企業的無縫連接。因此實施“現代學徒制”在機電設備維修人才培養中的很重要的。
3 “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方案
學校長期以來保持著和相關企業的合作關系,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相關計劃,從教學,培訓到師資力量。學校和企業都有一定的話語權,這樣可以有效的將企業對機電設備維修方面的人才要求及時的表達出來,而學校也可以根據其相關需求培養出其所需要的人才,實現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
初期可以進行校內教育,讓老師在企業進行實踐,了解企業對機電設備維修人才的要求,這樣就有了對學生理論和技術水平的明確要求,然后在課堂上就可以通過明確的講解去突出其重點,讓學生更加準確的掌握與技術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將來在學生參加相關的國家資格職業考試可以更好的取得合格。
采用校企雙重評價:學校方面來完成課程所需要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訓內容,最后來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而企業方面通過企業的生產要求來考核學生,可以通過日常記錄,來觀察其對學習內容,感想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掌握。完成之后有相關的師傅來簽字評閱給予一定的評價。在實際生產工作中將課堂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經驗和生產過程中的實踐相結合,通過崗位學徒方式讓學生有效的實現從理論知識到崗位實踐的跨越。
我國在教育上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教學與產業的相互脫節。而改革原來僵化的教育制度,建設更適合學徒的零花的富有彈性的教學模式。現代學徒制有效的實現產學結合,學生完全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和個人的興趣發展來自主的選擇課程。“現代學徒制”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兩道門檻,讓學校的學習體系和企業的就業體系相互連接,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將來的就業。改革實習和就業脫軌的現狀,以就業為指導,實現招生,實習和就業的一體化。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 結束語
學校應以社會需求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來培養人才,從而依托行業上的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培養其所需要的實用性人才。因此,在機電設備維修人才培養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培養具有高安全意識,崗位適應時間短,實踐能力強,熟悉相關文化產業等特點的合格的技術人才,使學生在畢業之后就具有很強的就業競爭能力。而且也可以讓該學校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相關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來滿足市場上對技術型人才的打量需求。而且相對的還可以提高該學校的知名度。
參考文獻:
[1]謝俊華.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13.
[2]高倩云.關于高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機制的探索[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