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俊
摘要:調查發現,當前近半數的大學生對其所在高校的健康管理制度以及健康管理實施方式不滿意,不少大學生表示,雖然他們很想參與學校的健康服務項目,但是學校并沒有為他們營造充分的條件,并且缺乏相關專家對他們進行身心健康方面的指導。可見,當前大學生對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管理體制的愿望是非常迫切的,因而開展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相關實踐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基于此,本文對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分析,希望對相關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有所啟示。
關鍵詞:高校;健康管理體系;實踐研究
0.前言
從本質上來說,健康管理主要指的是人們對于自我身心中存在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的管理。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現于美國,并且很快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我國對于健康管理的認識相對較晚,但在近幾年也越來越將健康管理的相關問題重視起來。調查發現,雖然在社會上健康管理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商業化的產業,但在高校中健康管理的發展仍然比較落后,甚至是在某些高校中仍然是一篇空白,完全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對于健康管理的現實需求。基于大學生身心快速成長急需進行健康管理的現狀,有必要對當前高校健康管理體系的構建進行科學分析,幫助高校盡快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貼合學生實際的、管理有序的健康管理體系,滿足大學生對于健康管理的真實需求。
1.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必要性分析
從當前高校健康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也正是基于這些必要性,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行為才應當義無反顧地進行下去。在此,將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1.1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促使人們在生活質量不斷增高的情況下,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早在1950年,毛主席就提倡大學生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并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口號,之后鄧小平同志也在1978年明確指出,人的身心健康是搞好社會主義建設的前提和保證,并指出要將培養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目標。時至今日,健康管理的理念已經在當代社會中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開展健康管理工作,已經成為了一種時代的趨勢和社會的要求,也唯有貫徹健康第一理念并有效構建出健康管理體系的高校,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樹立現代化的高校教育品牌。
1.2高校教育責任的體現
教育,是國家持續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必要保證,而高校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背負了培養身心健康的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構建現代健康管理體系,切實有效地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管理,已經成為了高校正視自身教育責任、承擔學生健康責任的集中表現。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和高校教育的改革,學校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已經不是簡單的教育和受教育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以雙方主體為核心的契約關系,學校不僅要承擔教育學生的責任,也要承擔管理學生的責任,其中就包括學生健康管理。而從國家發展的宏觀角度來說,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也是為國家發展培養身心健康的現代四有新人的必要保證,同樣是高校承擔教育責任的重要體現。
2.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可行性分析
現代高校在構建健康管理體系方面,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分析如下:一方面,現代高校自身所擁有的資源非常豐富,不僅包括豐富的教學資源,也包括豐富的學生管理資源,這是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基礎。在將自身所擁有的各方面資源充分整合的基礎上,對于一所現代高校來說,完全可以在發揮自身優勢資源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套特色鮮明的健康管理體系,以此實現高效對于學生健康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現代高校有能力為健康管理體系提供廣闊的實現平臺,在信息技術得到普及的今天,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相配套的其他資源,高校可以構建出實施健康管理工作的廣闊平臺,在平臺上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借助平臺的作用,高效率地完成對于學生的健康管理工作。此外,當代大學生群體整體文化素質較高,對于高校健康管理的接受能力較強,這是高校健康管理得以有效開展的現實基礎,在大學生群體較高素質的保證下,高校的健康管理工作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管理行為足夠有針對性、足夠深入,非常容易取得良好的健康管理效果,如果高校可以有效創新,在健康管理當中采取豐富化的手段和趣味化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并對健康管理效果進行良好的跟蹤、反饋、總結、創新,那么健康管理效果必然會節節攀升。
3.當前高校在構建健康管理體系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由于缺乏科學的構建理念和相關的先進經驗,不少高校在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雖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在此,將高校在構建健康管理體系方面存在突出問題總結如下:
3.1缺乏明確的管理目標和管理計劃
對于大學生進行的健康管理,需要有豐富多彩的形式保障實施,并有明確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方式保障管理工作不偏離預定的方向。而在不少高校中,對于學生的健康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目標不明確、計劃不執行的情況,導致健康管理工作混亂,健康管理效果低下。一些高校簡單地認為健康管理無非就是開開講座上上心理健康課,并沒有認識到健康管理工作的系統性和有序性,因而在實際的健康管理工作當中并未制定階段性的工作目標,更未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預定的健康管理目標難以實現,而無法找到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此外,對于缺乏目標性和程序性的健康管理,學生的自主參與度和認可度也會受到影響,在混亂的健康管理模式下,學生參與健康管理的行為會不自覺地變成一種應付行為,甚至疲于應付,導致高校健康管理目標的實現困難重重、阻力不斷。
3.2缺乏健全的管理體系和評價指標
在很多高校,都可以看到健康管理中心或者心理指導中心的機構,但深入調查不難發現,不少這樣的機構都是名存實亡,經常閉門謝客,未能在健康管理中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高校缺乏健全的健康管理體系,即使設立了相應的健康管理中心,但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由于缺乏一套完善的體系的支撐,導致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孤立。在缺乏其他配套機構的有效支撐的情況下,健康管理中心的作用要想體現出來,可謂困難重重,所以不少高校健康管理中心或者心理指導中心閉門謝客的行為也就可以理解。此外,高校在健康管理中,普遍缺乏有效的評價管理,對于階段性或者學期性的健康管理工作,由于缺乏科學的評價指標和評價計劃,導致健康管理工作的時候評價往往難以開展,甚至不少高校對健康管理工作存在“只開展、不評價”的錯誤認識,導致評價管理的效果難以體現。
3.3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高校健康管理工作是針對學生的,必須有學生充分的參與作為基礎性保障,如果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健康管理當中,那么高校的健康管理工作必然失去了現實意義。調查發現,當前不少高校在進行健康管理的過程中,都未能良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分析得到,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高校健康管理工作開展方式僵化、死板,沒有吸引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強迫學生參與的行為,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反感,進而出現被動參與甚至抗拒參與的情況,使得高校健康管理的效果無法真正體現;二是高校進行的健康管理工作針對性較差,未能完全契合學生的健康管理需求,無法走進學生的心理,導致學生不認為這樣的健康管理是必要的,因而在健康管理中應付了事,不展現自己真實的健康需求,造成健康管理偏離方向。
4.高校構建健康管理體系的有效策略
基于當前高校在健康管理體系的構建中面臨的難題和存在的問題,通過系統分析,結合相關的健康管理先進理論,在此提供一些高校構建監看管理體系的有效策略,供參考。
4.1重塑大學生健康管理的科學理念
鑒于當前高校在大學生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認識誤區,為良好開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相關工作,有必要在高校管理層中重塑大學生健康管理的科學理念。具體來說,科學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理念應當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管理的開展,具有很高的必要性,是現代化高校培養國家建設所需人才的必要手段,必須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重視起來;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管理應當系統化、程序化、科學化,在良好的體系當中有效開展,避免拍腦袋決策、憑感覺實施的草率管理行為,保證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大學生的健康管理工作,必須做好考核評估,以良好的考核評估結果,保證健康管理工作在預定的軌道內順利開展,并根據評估結果,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強化健康管理效果。
4.2健康管理真實需求的科學調研
要保證高校健康管理的針對性,必須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和薄弱環節進行科學、全面的調研,在調研的真實結果的支持下,制定針對性的健康管理計劃和健康管理體系,才能保證健康管理工作真正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幫助作用。在對大學生的健康管理真實需求進行調研的過程中,一是要充分調研大學生的真實身心狀態,找到大學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到大學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客觀共性,找到大學生對于健康管理的現實需求以及走進大學生內心世界的有效途徑,為健康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據;二是充分調研大學生的對于當前實施的心理健康管理的態度,詳細記錄大學生對于當前高校開展的健康管理的評價,以歸納總結出當前高校健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針對性地對高校健康管理工作進行改進。
4.3專業化的健康管理隊伍的構建
對于大學生的健康管理,氛圍身體健康管理和心理健康管理兩個主要方面。雖然健康管理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對于管理者的專業性要求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心理健康管理方面,這也是當前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健康管理隊伍的專業性的重要原因。具體來說,專業化的健康管理隊伍當中,應當包括體育教師、體能教練、心理輔導老師、健康管理評估員以及相關的授課教師、學生導員等等。對于參與學生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員,應當嚴格進行考核,在保證其具備足夠的崗位專業性的前提下,再將其納入到學生健康管理隊伍當中,堅決杜絕隨意納入健康管理人員的行為。此外,對于心理輔導老師,最好選用從業經驗豐富、年齡稍大一些的女性輔導老師,這樣的老師在學生心理輔導方面的能力往往更強,且更容易取得學生的信任,從而在能夠進入學生內心世界中的情況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起到真正有效的輔助作用。
4.4信息化健康管理平臺的搭建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全面普及的情況下,搭建一個有效的健康管理平臺,無疑是提升高校健康管理實際效果的最佳途徑,而從目前高校搭建健康管理平臺的實踐效果來看,搭建有效的健康管理平臺已然已經成為了現代高校開展健康管理工作的必然途徑。具體來說,高校所搭建的健康管理平臺應當通過多個端口向健康管理教師、學生、學校管理層開展,通過不同的端口設置,為不同的群體提供不同的功能。在健康管理平臺中,應當建立教師檔案和學生檔案數據庫,將所有健康管理教師和學生的個人情況納入其中,一方面方便對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管理、跟蹤、評估,另一方面方便對健康管理教師的管理效果進行考核。此外,健康管理平臺還應當以便捷的方式為學生和健康管理教師的溝通提供途徑,保證健康管理教師可以更簡單直接的和學生進行交流,也保證學生可以隨時將自己面臨的健康問題向老師反映,獲得最及時的幫助。
4.5不斷創新健康管理的方式和途徑
越是豐富多彩,越是走入人心的健康管理工作,越能贏得大學生的認可和參與。因此,在高校健康管理當中,對管理的方式和途徑進行有效創新,是保證健康管理工作長期高效開展的一個必然要求。相關的參與學生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員,應當在實際的健康管理工作當中不斷積累健康管理工作的先進經驗,尋找健康管理體系的漏洞,在緊密貼合學生真實健康管理了需求的基礎上,對健康管理的方式和途徑進行有效創新,豐富健康管理工作的開展方式,拓展健康管理活動的組織途徑,加強健康管理工作和學生生活的聯系,提升健康管理的趣味性、生動性,讓更多的學生認可和信任學校的健康管理工作,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校的健康管理當中,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學生從學校的健康管理當中得到最需要的幫助,通過良好的健康管理執行力幫助大學生快樂、健康、全面、迅速地成長為國家所需的現代化人才。
5.結束語
客觀來看,我國高校的健康管理體系的構建和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并未能真正構建出一套完善的、切合我國大學生實際的健康管理體系。在這樣的情況下,為推動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必須以大學生健康管理的真實需求為導向,結合先進的學生健康管理理念,構建出一套系統性的、可調控的、管理有序的、功能強大的現代高校健康管理體系。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的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主動牽頭、積極探索、蓄意創新、不斷實踐,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健康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礎上,以良好的執行力,發揮高校所具有的豐富資源的效用,著力推動高校健康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實施。
參考文獻:
[1]伍淑鳳,王林.高校健康管理體系的構建與運動干預的實踐研究[J].中國校醫,2013,07:508-510.
[2]王維,張瀾.高校健康管理體系的構建與發展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1:42-47.
[3]葉秉良,汪進前,李五一,王森,胡放,童東江.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8:419-422.
[4]裴利華,江百煉.構建基于EAP的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管理體系[J].社科縱橫,2015,05:145-149.
[5]蘇航.高校健康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D].北京工業大學,2014.
[6]孟兆磊,李寧寧,嚴露.基于健康管理的高校實驗室設備管理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7:226-22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