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文
摘要:在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時代背景,針對《大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問題,本文指出了《大學語文》教學在培養創造性人才的作用,討論了創造性思維的特征及其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對《大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
《大學語文》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等與創造性思維方法有許多共同的地方。如:文學創作與欣賞需要豐富的想象,不正是創造性思維中發散思維嗎?好的文學作品的關鍵在與眾不同,不正是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嗎?因此《大學語文》教學應該是一種人的聰明智慧的啟迪,是潛在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開發,其價值遠非一般專業技術教育所能相提并論的。可以說,《大學語文》教學的本質就是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
一、充分認識《大學語文》對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創造性思維具有求異性、突發性、深刻性、獨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靈活性等特點。時代需要創造力,創新能力是一種多因素的綜合性能力,而創造性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目前,中國的語文教學主要集中在中學,而中學的語文教學主要圍繞高考進行,在教學中,課文教學唯考試是從,考試答案堅持唯一標準。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喪失了自己的個性,根本談不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而《大學語文》教學目的是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它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非常靈活,它再也沒有許多框框的束縛,教學就能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點燃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二、了解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根本因素
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因素是多方面的。陳舊的教學內容,呆板的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環境等等也是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因素。特別是,無論教師,還是學生,對創造性思維的認識不足,是真正阻礙學生創造力思維發展的最大障礙。比如,學生進入大學還上《大學語文》,許多同學抱有成見,認為像過去一樣上語文就行了,將過去的語文思維固定下來,便按原思路思考而排斥堵塞其他思路,能有創造思維嗎?因此,許多學生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缺乏堅毅、韌性。
三、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一)加強師生交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倡師生共同研討問題
傳統的師生關系都是“權威——依從的關系”,師生之間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討知識,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人格關系。而《大學語文》就要徹底改變中學語文的上法,加強師生交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倡師生共同研討問題。進行公開的討論是培養創新意識的極為重要的環節,通過討論,相互補充思想,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有價值的觀點,往往在此期間,你能夠產生新的觀點。思想與思想的碰撞,還會誕生新的想法。
(二)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興趣是引發創造的原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動的教學手段、富有啟發性的提問,生動的教學過程,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為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條件。例如,在學習《蜀道難》之前,當老師提起“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話時,學生肯定想知道:難于上青天,到底有多難?科學技術發展了,現在能上青天,難道蜀道還難嗎?于是就都急于看書,想了解實情,這樣就形成了學生的興奮點,為進一步學習知識創造了情景,同時也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三)科學地組織課堂討論,鼓勵學生探索求異
越界思維、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要內容和關鍵,培養求異思維有利于學生走出習慣的思維定勢,擺脫求同思維的束縛。教學中,注意開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課堂上教師們都十分注意培養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不落俗套,不師云亦云。同一問題要求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道題允許有不同的答案。如在世界名著《項鏈》的教學中,針對作者精巧的結尾,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想出多種不同的結果,讓創造性思維的火花迸發了出來。
(四)聯系《大學語文》的特點,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文學創作、文學欣賞都需要想象和聯想,這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許多一致的地方。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聯系《大學語文》的特點,挖掘創造性思維的觸發點。比如,教學中的擴寫、續寫、插敘、補敘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以拓展想象,這些訓練,都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我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該詞所抒發的游子羈旅天涯的惆悵情緒之后,要求學生把它改寫成一篇優美的散文。通過這些方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深層理解,而且可以拓寬他們的想象空間,使他們“心游萬刃,思接千載”。豐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學生思維的常規與定勢,促進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課外活動,激勵學生大膽創新
《大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如口語表達、書面寫作、知識競賽、課堂劇、調查采訪、名句仿寫、專題朗誦、成語接龍等等,可以說,這些不同于常規教學的方式內容都是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在這些活動,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學生在這些實踐性較強的活動中通過主動地閱讀、思考、交流、表達、寫作等方面的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而且還發展了學生思維。
綜上所述,《大學語文》教學離不開創造性思維,它又是創造性思維培養最好的平臺,《大學語文》教學在創造性思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因此,我們加強《大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有意識地把創造性思維方法納入到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積累,就一定能在理論和實踐中逐步掌握創造性思維的精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張懷滿.試論大學生創造性思維與學習[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5).
[2]嚴東偉.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J] .讀寫算,2010,(12).
[3]王瓊,秦忠翼.論思維方法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湖南社會科學,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