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會敏
摘要:數學課堂是教師實施講課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在實施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刺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講究數學提問藝術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掌握提問藝術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要學會掌握提問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問藝術
數學課堂是教師實施講課的重要場所,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教師在實施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講究數學提問藝術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掌握提問藝術顯得尤為重要。
一、對數學課堂提問作用的分析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教學制度也在不斷地改革,在新課程指標中,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提倡自主、開放、探究式的教學。 課堂提問是一種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相互傳遞數學信息,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深入地探索數學知識、發(fā)現(xiàn)數學中的規(guī)律。 因此,教師在實施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掌握提問的藝術,有重要作用。 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能夠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刺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醒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第二、教師的提問一般都是圍繞教學內容進行的,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圍繞著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進行思考,引導學生關注和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激發(fā)學生不斷解決問題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提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和交流的途徑,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實現(xiàn)數學語言的心靈對話,提高教學課堂的學習氛圍,形成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師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掌握提問藝術
1、教師的問題要有啟發(fā)性。學生要實現(xiàn)智力的發(fā)展,就要求教師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 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在思維的轉折處、問題的疑難處以及知識的關鍵處等對學生進行提問,點燃學生思考的熱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自我掌握知識。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圓的面積這個知識點時,可以采用試驗教學法,讓學生首先將一張圓形的圖形剪成一個類似長方形的圖形,并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再推導圓的面積公式。 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這個圓本身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拼成長方形以后的圖形的長和寬還是原來圓的長和寬嗎”?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讓學生深入地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來學習新知識,得到圖形面積公式的規(guī)律,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提問。教學目標是教師實施教育的根本,因此,教師在實施數學課堂提問時,也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提問。 對于知識型問題的提問,就要注重對學生記憶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圓有什么特征、圓的計算公式是什么,什么是真分數、什么是假分數等。 對于理解性問題的提問,提問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弄清數學知識的含義,考察學生是否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敘述。 例如:為什么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后面要除以2等。 對于評價型問題的提問,主要是幫助學生對一些解決辦法和觀念進行選擇、提出見解以及作出評價等。 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中,一般的術語是:“對于這個問題,同學們有什么看法,你是怎么認為的”。 對于綜合性的問題提問,就是要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把以前學習的舊知識和現(xiàn)代學習的新知識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網絡知識結構,解決單項知識無法解決的問題。
3、教師的提問要具有科學性。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提問時,要掌握提問的科學性,提出的問題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不能不著邊際、過于空洞,也不能對學生進行頻繁的提問。 教師在教學的過中,如果提的問題過多,難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同時,提問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難以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生在一堂課中的注意力主要有二十分鐘左右比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不能保持較長的時間,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就要掌握到這一點,注意關鍵詞的運用。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梯形的概念的時候,就可以問學生“為什么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圖形才叫做梯形”。 通過對“只有”關鍵詞的強度,學生才會進行認真的分析,對該詞引起重視,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梯形定義的含義。 同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以后,還要掌握評價的藝術。 小學生都有愛表現(xiàn)、好面子的心理,他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因此,當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鼓勵學生思考,才能使學生深化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給學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刺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要學會掌握提問藝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楊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2] 朱菊香.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