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摘要:“問題教學法”,即利用成系統的步驟,指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達到增進或鞏固學生的知識,培養其思考能力的目的。該教學法適用于重述、關聯和實現的三個學習階段。“問題教學法”的引用,為我們啟發和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指明了明確的方向。身為問題設置者,我們在教學準備中必須認真去設計各種問題,以達到使學生有興趣集中學習注意力去思考和參與討論等的目的。筆者認為抓住以下幾點做法來培養學生“生疑”――發現問題的本領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問題;培養
一、精心設計好教學問題
1、要明確目的,設計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生物知識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相結合,并由此轉化為相互關聯的問題組,以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借助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問題設計,促使學生思考,逐步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有意義學習的主動建構者。
2、要領會新課標,設計問題內容具有層次性。在設計提問時,應全盤考慮,注意提問的坡度,對于難度過大的問題,要設計輔性提問,即設計課堂提問要考慮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3、要把握問題時機和問題的發展性。實際上教學問題是一個圍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從提高學生思維水平、構建完整知識網絡所設計的具有階梯性、完整性、系列性的,一組思維要求由低到高的問題流,這種問題流是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通過系列問題將各知識內容貫穿在一起,引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教學環節中去,引領學生沉浸于問題情境中,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傳統的課堂教學只注重學生”答”的訓練,忽視了學生”問”的指導與培養,從而導致現在的學生越學越不問,越不善問,越不敢問,越高年級的學生越不會問的尷尬局面。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等待老師向他提出問題的不良習慣,并且在回答問題時還努力去遵循老師的意圖和思路。這樣就僵化了學生的思維,大大抑制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興趣。生物作為一門科學課程,對于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都有很高的要求,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問題意識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著名科學家楊振宇曾作過這樣的對比:中國留學生在美學習時,學習成績往往比美國的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卻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這樣的差距?楊振宇認為主要是因為中國學生不及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善于提出問題。所以,楊振宇向中國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條成功法則就是質疑。確實,只有能問、會問,才有創新的可能,而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動力,可以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發現--創新。偉大的自然科學家牛頓說過:”若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他發現萬有引力是始于對蘋果落地的疑問。可見,一切創新都始于問題的發現,而發現問題又源于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從本質上講,生物教學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就是“問題意識”的培養。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所謂“學問”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怎么樣學習提問題,在不斷探究不解之疑、求異之疑、創新之疑的過程中自主的學習。學生懂得怎樣提出問題,就等于拿到了一把能開啟各種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具有問題意識的學生常常會問自己“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為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會啟動思維,搜尋頭腦中的原有知識,對其重新分析、理解,從而對知識的掌握更為深刻。此外,解決問題的欲望還會讓他們去查閱資料,請教別人,這就使他們的知識得以擴充,具有問題意識的學生不只關心結果,更關心獲得知識的過程。在積極的思維、探索過程中,零星的知識變得系統有序,原有的知識結構更為完善、合理,這就提高了建構知識的能力,為今后的知識擷取創造了有利條件。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具有強烈問題意識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及思維特點,經常地發問,獨立地思考,自由地想象,試圖從多個層面去認識事物,從多個角度去解決問題,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促進個性的發展。如在講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時,就有學生提出,既然高溫和低溫對酶活性影響的本質不同,那么書中相關曲線圖是否準確?學生通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指出了曲線的修改方法。同時,又有同學提出,對酸堿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曲線也應做相應的修正。當然,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不一定準確、合理,但學生的思考是深刻的、新穎的。
4、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富有挑戰性的過程中,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知識的積極探求者,學生自己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個性品質會得到鍛煉,主體性逐步形成、發展。如果課堂教學一味地”滿堂灌”,學生往往懶于思考,注意力也不能長時間集中,對教師來說,往往事倍功半。而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情況就會大大不同。由于學生的發問總是以積極的思考為前提的,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課堂氣氛就不會是一潭死水,學生也樂于在這樣的氛圍下接受知識。而且,學生通過積極思維得到的生物學知識也不容易遺忘,效果肯定比死記硬背生物學概念、原理要來的好。
總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現代教育的目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以問題為中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發展,推動學生各方面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