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王娜?李雪楊?張喆

[摘 要]我國高校與社會聯系的日益緊密,高校開放辦學,學生人數驟增,管理相對松散自由,大學的內外環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各類不安全因素增加。而同時,高校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并非十分成熟,社會經驗不足。而且,由于此前缺乏系統而有效的安全教育,導致了當前的高校學生安全防護與救護的意識、知識、能力嚴重匱乏。當此之時,如何認清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已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校;安全教育;新模式
我國社會目前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高等教育進入大發展、大改革的階段。在這種新形勢下,無論對于國家社會,還是對高校和學生自身,我國高校的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具有一定的急迫性。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通過入學教育、課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種途徑,對高校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強化安全技能,最終保證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這是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需要,是我國高校實現開放辦學的需要,是高校面對周邊治安環境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而我國目前各高校對安全教育認識不夠,大多停留在重“安全管理”輕“安全教育”的現狀,而且高校安全教育的實施普遍存在系統性不強,缺乏實效性、吸引力不強等突出問題。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現狀調查
(一) 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制度不完善
安全教育較為分散,缺乏制度化、經常化,更沒有納入日常的課程教育。
(二) 缺乏系統的教育
高校大多是采取責成保衛部門或學工部門根據具體案例進行宣傳教育,局限于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生活方面,而對于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則涉及較少。
(三) 缺少對學生安全防范能力的培養
很多學生不知道怎樣有效的自我保護,特別面對突發的各類安全問題,不能及時的做出應對策略和解決方法。
(四) 大學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徑單一
安全教育( 安全防患技能、防身術、遇火災逃生等) 過程都是觀摩專業人員的演習等,缺少模擬訓練,有些大學生通過電視、網絡等自學,高校沒有安排教師或專業人員講授。
(五) 教育方法有待改進,沒有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從事高校安全教育的教師都是臨時接受課程任務,或者是憑借經驗講授,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學習,對安全教育研究還不夠深入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新模式
(一)小班教學
冗長的大禮堂式教育達不到安全教育的理想效果,簡短的小班化教育卻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小班教學可以增加互動環節,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讓同學們在參與中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
(二) 宿舍宣講
隨著網絡的發達,網絡詐騙目前已經成為新型的詐騙方式,宿舍作為學生休息生活的重要場所,極易發生網絡詐騙,所以宿舍可以作為安全知識宣講的重要陣地。以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為例,2016級新生報到期間,每人發放一張《大學生安全須知---校園常見的詐騙手段》,為了保障宣傳效果,大學生安全工作隊在新生報到期間內,進入新生宿舍進行相關知識宣講,有效的提高了新生同學的防范技能,大大降低了此階段的校園詐騙案件發案率。
(三)趣味體育
消防安全教育也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消防知識比較枯燥,傳統的說教形式不便于學生接受,可以采取趣味運動會的形式,將消防器材使用納入到其中的比賽項目,比如如何甩水帶、快速穿消防衣、滅火器使用演示等,大大提高趣味性,寓教于樂中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消防知識。
(四)安全知識漫畫展
以漫畫的形式將各類安全知識展示出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浮夸的形式表現出安全要點。
(五)安全預警
在重要的節假期或重大節日前發布安全預警,提前告知學生應該注意防范哪些安全事項,防范于未然。
(六)安全路演
以校園環境為依托,將安全內容貫穿在講解中,校園安全路演可以采取實地進行的方式,根據校園實際環境制訂好行進路線,老師擔任引導員和講解員,結合場所的特點,講解安全要點;也可以將安全路演按照實景演練拍攝成視頻資料,在課堂上集中播放講解。校園安全路演適合在新生入校時,對校園環境不熟悉,安全意識較差時進行,達到熟悉校園環境和強化安全意識的雙向效果。校園安全路演具有很強的拓展和延伸性,其他單位可以以此為模板,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運用。
(七)安全教育游戲軟件
將安全知識的傳授與游戲模式相結合,寓教于樂,讓學生們在游戲沖關的過程中,將用火用電安全、消防器材使用、災害逃生、防搶、防盜、防侵犯、心理健康、現場急救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安全知識融入到游戲場景中,學生做完通關游戲,能基本掌握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
安全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個體發展的基本保證、高等院校的安全不僅關系到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也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根本前提。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強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學生作為高等院校的主力軍,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和推進校園建設的重要力量,對其進行切實有效的安全教育,是保持高校良性運行與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是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切實貫徹以人為木、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標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 鍇 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淺析,法制博覽,2015.12.
[2]袁 全等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與實踐,大學教育,2015.12.
作者簡介:陳曉紅,女,河北省秦皇島人,講師,主要從事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研究。
項目資助:秦皇島市社科聯2016年社會科學重點應用性課題“以校園安全路演”為例探析高校安全教育的新路徑( 2016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