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東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作為強化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課程,在現階段初中教學中面臨諸多問題,初中體育教學對于中學生的運動、身體協調等各方面能力都有一定積極影響,為了響應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號召,深化素質教育,必須充分認識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的不足和缺陷,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模式,解決現存突出問題。本文基于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探討,闡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學課程當下的諸多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幾點有效對策及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現狀 對策分析
中學生由于身心健康發育不成熟,初中教育也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在學生學習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他們強身健體,提升運動能力,使他們適應身體發育,意識到體力與力量的變化,從而對自身情況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初中體育課程作為為數不多的課外教學課程,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身體能力和精神面貌,是其他理論性課程所無法代替的。并且中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學業壓力就開始緊張,學習負擔較重,精神狀態緊繃,初中體育課程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學生的情緒,緩解了學生的壓力,在運動鍛煉中得到充分的休息,一舉多得。
當下初中體育課程存在諸多問題無法解決,體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學進展緩慢,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教學方法模式的落后。本文從初中體育教學現狀進行如下分析,并根據問題提出幾點相應解決對策,旨在推動初中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一、初中體育教學現狀
(一)以競技體育教學內容為主
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和體育項目課程的安排多以競技體育為主要教學內容,類似于籃球、足球、乒乓球、長跑、跳高、跳遠、跳繩等比賽類競爭項目,這些項目首先是需要科學的訓練計劃、長時間的訓練量、以及相關教師根據個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做記錄和安排,從而提升某方面的運動能力,而初中體育課程教學顯然不滿足上述要求,而初中體育教學強求于此,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在潛移默化中打擊到學生的自尊自信,降低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其次,這類競技類項目教學是否適合學生學習,缺少相關數據和資料調查,也就導致初中體育教學違背了增強學生運動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培養綜合素質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學內容的不合理、不恰當、不科學、不規范,是初中體育教學效率和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競技類體育項目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學生相關方面的壓力,學生由于學業壓力和課業負擔過重,體育教學本身是作為寓教于樂的教學課程,講究在放松的過程中學習,在輕松的心情下掌握運動技巧和知識,然而競技類教學內容就會讓學生承擔體育教學課程本不應該出現的那一份額外的壓力與責任,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受應試教育影響,重視程度較低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對于初中體育課程總是帶有某方面偏見,認為體育課是自習課、活動課,學不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加上對于孩子們的自律意識的認知,也忽略了強身健體的作用。不可否認,大多數體育課程缺乏教學質量,教學效率低下會導致上述情況。但是真正的優質的初中體育課程是集體育理論知識、運動技巧、體育鍛煉的意義與體育實踐能力、運動切身體驗與一身,注重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讓學生了解體育、認識體育、愛上體育,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應試教育背景之下,許多必修課教師也帶有一定偏見,經常會以考試、測驗為由,無故占用體育課程,這使得排課本就不多的體育課時更加稀少,大大影響了體育教學進度。不僅讓學生對于日常的教學活動產生厭煩,也會因為叛逆心理對體育教學也產生厭學情緒,從而抵觸學習,抵觸教師,抵觸學校,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對正確事物的認知存在負面影響,對學生三觀的建立,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未來的人生發展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三)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
初中體育教學理念的落后,導致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存在弊端,沒能及時改進,會降低學生的體育學習效率。中學生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個體的差異性,體育教學相比較其他教學課程更是要注重個性化發展。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忽視學生學習需求,不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個人運動能力、興趣愛好等決定性因素,就進行統一教學,不但教學效率不高,得不到回饋,看不到學生學習成果的老師也是一頭霧水,從而影響其教學態度和工作積極性。多數教師體育教學分組的模式就是簡單的將班級成員劃分成高個子和矮個子、男生或女生、運動能力好和運動能力差的學生,這類過分極端且不合理的分組模式會在無形之中給學生一種絕望感,讓他們產生一種“我肯定不如……”的固定思維,加深了他們的自卑,不利于培養自尊自信,積極樂觀的正面思想道德品質。忽視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也是對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束縛,因為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學習能力低下,教師的教學技巧和能力學生即使聽懂了也無法達到相應要求,做到符合標準的動作,教師沒有驗收到成果,就要注重基礎教學,教師和學生的時間精力都在不知不覺中被浪費。
(四)體育評價制度存在缺陷
體育評價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也是初中體育教學的突出問題,在初中體育教學當中,體育成績是學生體育能力的代表,從某種方面來說,這是具有片面性的,但是這又是公認的公平合理的證明。這是因為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教學理念落后,導致體育評價制度一時間難以進行改革。因為體育成績學生的個人身體情況,運動素質、身體能力以及體育考試時所發生的意外情況等各種因素決定,勢必會造成一些判斷失誤的評價,這是無法更正且補救的,對于學生未來的學業發展和心理問題都會產生深遠影響。體育評價制度的缺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還是要優化體育教學方法,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轉變體育教學理念,深入改革初中體育教學,體育評價制度才能隨之作出改進措施。
二、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水平的對策分析
(一)轉變教學理念,打破應試教育的禁錮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展有一定局限性,學生并不是體育教學課堂的主體,性格特征被壓制,所以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才能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進步。學校領導和教師也要打消對體育課程的偏見,引起體育教學改革問題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建設相關體育設施和場所。學校方面,對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應該幫助學生承擔一部分壓力,讓學生去得以從緊張的學習過程中緩解出來,釋放壓力,放松情緒。通過開展陽光體育等類似校園體育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度,養成學生的堅持運動和鍛煉的習慣,強身健體,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學校方面還要加強現代化信息設備的建設,促進體育教學走向信息化,組織觀看相關運動類電影和紀錄片,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并且教師通過搜尋網絡資源,能夠學習優秀教學案例,進行相應的教學實踐,總結和吸取經驗教訓,打造屬于自己的體育教學風格,既能有助于學生對于傳統體育課堂的改觀,也能有助于提升學校體育教學的競爭力。
(二)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注重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體育學習的意義與重要性,比如體育對于消除疲勞,強身健體,塑形減脂,增加耐力和體力,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運動和身體鍛煉給自己帶來的益處,才能使學生自發地參與進體育教學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是需要靠體育教師的指導和教學,趣味體育教學內容,體育小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組隊進行團隊競賽,增加體育教學的活躍性和刺激性,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團結意識和協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向上級請示,實行家校聯合,參加一些戶外的體育運動,增長學生的見識,豐富學生的體育見聞,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塑造有積極影響,也讓學生更加熱愛體育。
(三)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體育專業素養
體育教學的改革工作依然要把重心放在教室身上,必須提高教師的體育教學水平和體育專業素養,增強理論知識基礎教學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自己感悟心得體會,總結經驗。組織教師進行培養和出差訪問,參觀,聯合其他學校開辦體育教研活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及業務能力。教師對于體育教學改革要在教學方法上做文章,深化游戲教學、小組合作教學及榜樣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游戲教學增添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進行互幫互助,科學、合理的分組模式能夠大大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節省教學時間和精力,降低教學難度,從而更加注重對于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榜樣教學則是通過舉例著名運動員和奧運冠軍的拼搏奮斗史,激發學生的熱血,培養他們的拼搏精神,樹立自立自強,堅持不懈等優秀體育精神。
(四)創新優化體育評價機制
體育教學課堂評價機制則是最后需要改進也是最需要下功夫的工作任務,因為這關乎到對每一位認真參與體育課堂學生的學習成果,要珍惜并愛護,照顧他們的感受,保護他們的自尊自信,給予最大的鼓勵。同時又要絕對客觀。所以體育教學課堂評價機制不在乎成績的優劣,而是課堂評價的公正公平。教師要對學生的整個體育課程學習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價,包括平時成績、出勤、學習態度、課堂紀律等,做一個綜合性的考察,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以及進步曲線做相應的分析,以用來鼓勵學生,保持他們的體育鍛煉和運動的熱情。不能只注重最后體育考試成績,而是要全方位的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評析,畫上圓滿的句號。
結 語
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點教學改革內容,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都有深遠的積極意義,要加強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優化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對傳統體育課程教學的認知,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推動初中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東海.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理念的轉變與創新研究[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7-09-15.
[2] 劉長慶.初中課外體育活動教學現狀與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2-25.
[3] 索彪.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自我鍛煉能力培養的現狀原因分析和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07-05.
[4] 張曉明.淺談信息技術環境下中學體育教學變革現狀及發展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6-03-10.
[5] 羅可章.新時期中學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11-15.
[6] 李志成,張新生.中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與合作精神[J].西部素質教育.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