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俊蓉
摘要: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時期,有效選擇教學方法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素養是當前我們需要積極關注的問題。微課作為現代教育技術支撐下的新型教學方法,將微課教學模式合理應用到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有效課堂構建提供契機。基于此,筆者將以初中物理學科教學為例,分析微課在其中的應用路徑,希望本研究內容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物理;微課;應用路徑
引言:
現代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的教學模式在發生轉變,課堂教學活動開始體現出創新性,傳統教學模式被突破,為有效課堂構建提供了助力。微課的核心部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或教學重難點而制作的簡短教學視頻,一般5-8分鐘左右[1]。該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學生的針對性學習,符合現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學主題上比較突出,也符合初中生的興趣特點,因此具有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活動中進行應用的必要性。
一、“微課”教學法合理運用于課前預習階段
課前預習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聽課效率,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但是當前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容易忽視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并且盡管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進行預習,其積極性也不高,為預習效果帶了不良影響[2]。因此,將“微課”教學法合理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首先就需要從課前預習階段入手,做好這一階段的預習工作。比如,在學習“光的色彩”這部分的知識點中,我提前制作好“微課”視頻,在視頻中融入光源的介紹、人造光源的定義、特點,之后再對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進行簡單的講解。一般來說,將所制作的“微課”視頻控制在五分鐘以內,讓學生通過“微課”提前感知所要學習課程的知識點,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預習方向。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展中向學生提問預習中涉及的知識點,以此來提高學生利用“微課”視頻預習的效果。
二、合理規劃內容,擴充教學資源
微課教學模式的一大應用優勢就是利于實現教學資源擴充,我們在指導學生開展物理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合理應用微課教學資源利于幫助學生實現擴展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初中生的物理素養培養具有積極影響[3]。在初中物理微課教學過程中,要保證物理微課整體規劃合理性,要保障初中物理微課教學成果,進而完善教學體系以及規范,防止形成良好的建設體系和規范,從而避免物理教學重復利用和碎片化問題出現。另外還要實現初中物理微課教學和別的學科教學的有效結合,注重內在練習。如教材中的電路連接問題,教師可先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電燈、空調等物品,并將電路連接問題按難易程度分成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分層組成小組并分別就電燈之間的串聯、并聯和空調的室內電路連接與外機電路連接等進行探討。通過畫電路圖、搜索相關資料等方法,學生最終將復雜的電路問題清晰化,也增強了對物理知識的趣。
三、實驗教學中滲透微課理念
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微課教學理念滲透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可以起到簡化實驗教學過程、降低實驗操作風險、優化實驗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合理滲透微課教學理念,選擇合理的微課教學方式,構建有效課堂。比如,《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教學中,筆者試圖將傳統教學與微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力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筆者采用傳統教學形式,讓學生明確實驗的原理,接著利用微課教學視頻,細致介紹實驗儀器及連接方法,然后利用提前錄制的另一個微課視頻,分步演示實驗操作過程。這個時候,筆者可以一直在學生身邊,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最后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集中討論總結。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直觀了解實驗的方式與流程,教師也能夠及時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實驗教學的整體成效會更高,學生對于這個實驗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四、微課在物理情境創設中的應用
初中物理知識涉及電流、電壓、電阻、光、透鏡、磁場等抽象概念,初中學生在初次接觸時,難免在學習與理解中能力有限。一方面是因為物理學科部分知識極具抽象化,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與物理現象相關的生活實踐事例。微課在物理課堂的應用,有利于運用多媒體視頻、音頻,將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導入到課堂中,使學生的畏難心理逐漸減少、消除[4]。比如,在學習慣性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從網絡上查詢公交車突然啟動與突然剎車時的影像,剪輯保存。在課堂中,教師可以事先詢問學生對于慣性的理解,可以列舉坐車的事例,問學生在坐車時,車子突然啟動,自己的身體傾向哪個方向,既使班級學生集體參與課堂互動談論,也能活躍課堂氣氛,拉近物理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距離。當部分學生的記憶點發生模糊時,教師可以運用提前制作好的微課視頻,使學生在觀摩視頻中加深對慣性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此外,微課用于教學課程導入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在講解浮力時,教師可以運用水、食鹽水、紅墨水、雞蛋、筷子錄制趣味視頻,將紅墨水注入盛滿清水的水杯中,再將溶度極高的鹽水倒入其中,鹽水與紅色淡水分層后,小心將雞蛋放入其中,觀察雞蛋的懸浮位置。這個視頻較為簡單易操作,且實驗有趣好玩,用它作為課程開場導入展示,有利于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與學習興趣。
結束語:
綜上,針對微課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我們結合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需求,發現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具有顯著的教學應用優勢,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合理選擇微課應用方法,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局限。我們應該在將來的物理教學工作中,要不斷應用、探索和完善,使它更好地為初中物理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徐劍偉.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11(07):214-215.
[2]許國鵬.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15):167-168.
[3]蘇靜.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11(33):278-279.
[4]孫既宏.“微課”教學的策略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2(35):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