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柯菲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高校教師的教學現狀,提出教學現狀中不利于提高學生測試能力的因素,并給予相應解決對策。通過將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與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期望通過完善教師職能,提高學生的測試能力。
關鍵詞:測試能力;教師職能;大學英語教學
一、教師教學現狀分析
1.教師教學模式相對傳統
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的進程。在我國有些高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很多時候采取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各種媒體作為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則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既我們所說的“說教式”教學法。教師以課本為中心,進行機械的單詞、句法操練講解;學生被動聽,并不時記下教師強調的重點。但以這種方式記錄的課堂筆記,效果也不是太好。大多數教師雖然贊成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實際上仍偏重語法結構、詞匯、課文翻譯及書面練習。有的教師把寶貴的時間花在講解分析上,時間長了,學生心理疲勞,對英語課產生抵觸心理,沒有興趣,也懶得發言。
2.教師教學手段相對單一
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它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全面掌握語言為目的。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和學通常會出現比較枯燥的現象。很多教師,僅僅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如借助板書、借助PPT等。教學苦于詞匯、語法講解,學生苦于機械式的讀書和背誦,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性都難以得到充分的激發和提高。教師課上忽略了一些現代化的教學資源的使用,例如音頻、視頻或者實物教學的使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和資源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為形象、有趣、可視、可聽、可觸的動感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教學觀念相對陳舊
高校英語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這不僅僅是教育問題,也是思想意識和觀念問題。這要求英語教師要從自身入手,解放思想,及時給自己“充電”。但現在很多教師滿足于現狀,較少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很少真正進入別人的課堂去學習不同的教學思想和方法。甚至有一些教師,由于循環教授同一本教材,便不再做教學上的突破,還是按著以前的思路,老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無創新意識。有些教師的觀念比較陳腐,不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不了解學生的心聲,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套路進行講授。
二、完善教師職能,提高學生測試能力
1.創造良好的英語語境,提高學生測試能力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交流都產生于語境中。Karen E.Johnson(2000)提到,在語言學習者眼里,課堂被視為唯一的交流語境。對于大學生來說,高校英語課堂是他們習得英語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語境。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盡量多的說英語,并且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教師要盡力創造一個友好的、輕松的學習環境,因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積極的、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友好關系有助于在二者之間產生更高效的相互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測試能力。
2.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測試能力
自主學習并不僅僅指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還體現在一種學習態度。現如今,一部分大學生還無法做到完全的自主學習。因此,高校教師有必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想象一下,在閱讀課上,如果學生能夠提前預習教學材料,并且對其有大致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省去很多對材料內容的不必要的講解。那么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教授測試技巧,并且讓學生有時間反復練習這些技巧,已達到提高測試能力的目標。
在課堂上,教師還要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從教師的講授中獲得語言知識。教師主宰課堂,學生幾乎沒有參與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大學英語的教學理念,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生需求,更不可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師應該采取盡量多的手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成為語言學習的主人。
3.調整教師職能,提高學生測試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更多的充當“知識傳授者”和“權威”的角色。他們主宰課堂,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課堂活動等等。教師單方面教授給學生他們認為重要的知識點,卻很少關注學生的需求,更忽視學生的反饋。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于做“知識接受者”,失去想參與課堂活動和敢于用英語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和嘗試。
教師的職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學生的程度進行調整。對大學生而言,他們已掌握了大量的語言知識,為未來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大多扮演的應該是分享角色和學習促進者角色,教授學生學習方法、測試技巧等等,而不僅僅是講授知識。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管理學習,例如:設計課堂活動、尋求材料來源、指導學生團隊合作、了解學生下一步學習需求等等。當學生無法完成或者處理好當前的學習任務,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意見和建議或者必要的語言知識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有時候,教師需要保持沉默,或者給學生一個微笑給予鼓勵。
對學生測試能力培養模式下教師職能的研究,充分表明教師在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和測試能力的培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師用英語講課,用英語與學生交流,可以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和輕松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喜歡上英語,學生測試能力自然就會提高。同時,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授課技巧,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大學英語授課效果,為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促進學生測試能力的培養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Boston:Heinle & Heinle.
[2]Davies,P.&Pearse,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單巖.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J].瓊州大學學報,2006,(2).
[4]《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高等學校本科用)[Z].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基金項目:此文為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生測試能力培養》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