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卉卉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職院校動畫專業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高動畫教學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
關鍵詞:動畫教學;畢業設計;高職院校
藝術類專業的畢業設計是教學最后階段的總結性和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能使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理論和技能,進行全面、系統、嚴格的技術及基本能力練習。
對于動畫專業來說,畢業設計尤為重要。
首先,畢業設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動畫制作是一項團體合作的工作。整個動畫制作流程(以三維動畫為例)分為:前期策劃階段,包括創意策劃、劇本寫作、角色場景設定、分鏡頭臺本繪制、對話錄音等;中期制作階段,包括制作角色模型、UV編輯、材質貼圖、角色綁定、角色動作調試等;后期合成階段,包括特效制作,配音、字幕合成以及剪輯。所有的這些工作都是環環相扣,學生在分組制作畢業創作時,必須通過交流合作才能完成畢業設計的創作。
其次,畢業設計有助于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為今后工作做準備。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是通過不同課程來學習整個動畫制作。通過畢業創作,可以把所學知識系統的綜合起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在實際工作中,動畫制作分工非常細,模型組,材質組,動畫組,每個部門負責的模塊都不相同。這樣,畢業設計的制作可以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擅長做哪個模塊,以便確立以后工作方向。
最后,畢業設計是學生三年學習的總結,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驗。對于動畫專業的學生來說,畢業設計就是找工作時的簡歷,是自己能力最直觀、最具說服力的展示。
1、高職院校動畫專業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
1.1 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指導幾屆學生的畢業創作發現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1 重軟件操作,輕創意表現
過分重視軟件等工具操作,但創意、想象力、獨特性缺乏。比如:劇本故事空洞;對短片風格設定沒有自己想法;鏡頭運用單一;動作設計乏味等。
1.1.2 學習主動性差,不善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在之前的課堂學習中,學生習慣了老師手把手教,有什么問題問老師的習慣。在畢業設計中遇到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第一反應是問老師,而不是自己想辦法,找解決方法。
1.2分析問題成因
經過了解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2.1 學生自身原因:高職院校動畫專業的學生有部分并不是美術生,或者并不清楚自己報讀專業究竟是做什么。換句話說,和一般高校動畫專業的學生相比,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在就讀前其實對專業不了解、不熱愛。基礎薄弱,又不感興趣,怎么會今后的學習中花時間去了解、關注動畫的相關知識呢?
1.2.2 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目標不明確。如果說學生不了解,不感興趣,但如果教師引導得當,其實可以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動畫專業有自身的獨特性,即使有和相關專業相同的課程,但側重點不一樣,教師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動畫專業自身特點,達到動畫教學的目的。
1.2.3 實訓項目不夠。這里所說的實訓項目,并不是說學生缺乏動手操作,而是指學生缺乏綜合運用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用單個實例講解本門課程內容,畢業設計則是這些課程內容的綜合體現,學生往往遇到稍微靈活點的問題,需要運用不同課程知識時,就會不知所措。所以在平時教學中除了縱向的深入講解,還需要橫向聯系課程與課程的相關知識,整合課程與課程內容,用實訓項目來幫助學生消化掌握知識,從而能靈活運用。
2 高職院校動畫教學改革建議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可以用下面這些辦法解決。
2.1專業基礎課重在培養學生興趣,為后續課程打基礎
動畫是集綜合性、趣味性為一體的專業。綜合性指的是動畫的制作涉及電影、繪畫、表演、服裝等各方面知識;趣味性則是因為幾乎現在青少年感興趣的游戲、卡通、漫畫等都和動畫產業有關。
由于動畫專業的綜合性特點,通常在大一第一學期會開設素描、色彩等美術基礎課程,但是動畫專業并非是培養純繪畫人才;而且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有部分學生完全沒有美術基礎,所以繪畫課程(素描、色彩)的訓練重點應該放在對造型能力和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上。
而在動畫概論等課程中則要讓學生了解動畫專業,從而喜歡自己所學專業,培養對專業的學習興趣。比如從學生喜愛的漫畫,介紹漫畫和動畫、游戲等產業的關系;通過動畫的發展歷史,了解動畫和電影、動畫和數字科技發展、動畫和音樂、美術等之間千絲萬縷聯系;在欣賞動畫影片中,了解動畫的不同類型——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定格動畫等,從而明確動畫創作有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今后創作中拓展表現思路。
當然這些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可能也不需要讓學生在短短時間內就掌握相關知識。僅僅是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薄弱,對專業了解少的情況,讓學生了解動畫專業,喜愛動畫專業,培養學生對動畫專業的興趣,為今后學習奠定基礎。
2.2嘗試不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求知欲,讓知識學得牢,學得活
動畫專業的實踐性、創意性非常強,很多課程除了讓學生理解外,還要能熟練應用并進行恰當的夸張創作。
在輔導學生畢業設計中,筆者發現學生在調節角色動作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學生調的角色動作,完全沒有注意基本的運動規律,但是問到相關知識,他卻能口頭回答出動作要點。這類學生顯然知道,卻缺乏靈活應用的能力。另一種學生調的動作雖然遵循了動作規律,但中規中矩,沒有創新。而動畫中的動作是要夸張有趣味性才能吸引人。這類學生雖然能夠應用所學知識,但是不能發揮想象進行創作。
運動規律是通過《原畫》這門課程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通常應用圖片展覽、視頻演示、動手繪制等多種教學手法,學生能夠理解動作的基本要領。可是“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解不等于能應用。動畫中對的動作要求在符合基本動作規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必須夸張,生動、有趣,才能有吸引力。
事實上,動作規律和表演藝術中的表演課程有一定關聯。在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就設有專門的表演課程,目的就是要學生通過自己肢體語言加強對動作的理解掌握,甚至放開固化思維,讓動作更夸張更生動有趣。
所以,在《原畫》課程教學中,除了講解動作規律,學生動手繪制,還可嘗試讓學生自己表演。在表演中,思考如何做才讓動作真實可信,從而掌握基本運動規律;同時還能通過自身表演,思考怎么樣讓動作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更夸張,更具吸引力。
2.3利用項目整合課程與課程之間的內容,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動畫專業的課程大多是少理論,重操作,多實踐。教師上課一般是用實例講解,教師教一步,學生學一步。這種學習模式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到大三做畢業設計時,很多學生根本不能適應,無法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所以有必要在大二期間做些小項目,利用項目制作學習綜合應用不同課程的知識。
比如項目MV制作。首先選一首簡單的歌曲,學生根據歌曲內容、節奏真人表演并拍攝下來,作為動作參考;接著設計動畫角色形象;然后用Flash等軟件做出簡單的片段。要求:動作表演不用太復雜,用簡單、重復動作即可;角色設計以容易做動作為主,注意顏色搭配,盡量夸張角色的某些特征,讓人有過目不忘的效果——如顯眼的黑眼鏡,又大又圓的鼻子等;軟件制作時,可以用單一背景,減少工作量,重點放在角色動作的制作。
這樣一個MV項目的制作,整合了《動畫角色設計》、《Flash軟件》、《原畫》等課程內容。這個項目并非要學生做出完整的歌曲MV,也不是要做出多么完善的短片。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表演動作、設計角色、制作片段整個過程,對之前的課程加深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再比如進行《影視分鏡頭》、《動畫劇本》、《攝像攝影》等課程學習后,可以用拍微電影的形式制作項目。學生自己創作故事臺本,自己表演,自己拍攝甚至自己剪輯合成。
項目制作有利于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知識銜接整合,能讓學生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2.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養成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目前中國的動畫行業處于發展期,和動畫行業發展成熟的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很多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何況動畫和其他相關行業聯系非常緊密,需要隨時關注行業動態更新知識,才能做到畢業就上崗,不需要再培訓;而且制作動畫的相關軟件幾乎每年都有更新,都會有些新的效果制作,更需要經常上網了解學習相關知識。
所以,動畫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利用網絡關注,了解、學習最新的動畫知識,培養自學能力,做到不和行業脫節,才能具備畢業就上崗的能力。在教學中,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也可以用網絡來解決,這樣就能實現因材施教,一對一教學。
3 小結
經過筆者的教學實踐證明,用以上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大三做畢業設計時,能做出較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周林一.藝術表現能力是高職動畫學生重要的職業技能[A].教育與職業.2011(5)。
[2]黃小英. 淺談高職院校Flash動畫設計課程教學改革[J].廣西教育,2012(4)。
[3]賈否.動畫創作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