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傳勝++孟丹
摘要:作為一種與傳統教育有著巨大不同的教育方式,物聯網教育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研究。但是目前關于如何正確、有效地評價這種新型教育方式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問題,仍然是遠程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位基于物聯網教學評價本身的特點和要求,主要從物聯網教學評價的要素方面設計了物聯網環境下的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物聯網教學評價;評價要素;評價體系
一、物聯網教學評價的涵義
物聯網教學評價是指在物聯網環境中,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借助物聯網技術與工具,采用相應的評價方法,對物聯網教學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量,并作出價值性判斷。物聯網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物聯網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學資源、教學支持服務和教學管理等諸因素的全面評價,但通常情況下的物聯網教學評價,主要是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及教學資源支持服務系統等的評價。
二、物聯網教學評價的特點
物聯網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有其獨特個性,使得物聯網教學評價具有不同于傳統教學評價的特點即:評價結果的效益性、評價對象的廣泛性、評價過程的動態性、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三、物聯網教學評價的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從測量的標準和方法,到評價者所持的態度,特別是最終的評價結果,都應符合客觀實際,不能主觀臆斷或摻雜個人情感。
(二)整體性原則。評價要對組成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而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因此要真實的反應教學效果,必須對教學活動從整體上進行評價。
(三)導向性原則。通過評價使評價對象的思想和行為不斷向評價標準靠攏,不僅使被評價者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還對評價的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從不同角度查找因果關系,并通過反饋信息,使被評價者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物聯網教學評價的導向性原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物聯網教學應體現當前物聯網教學的發展趨勢,體現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物聯網教學評價標準應體現現代教學理論。
(四)科學性原則。評價不能僅靠經驗和直覺,而要依據科學的分析,只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才能對教學發揮指導作用。科學性原則不僅要求評價標準科學,而且要求評價程序和評價方法科學。
(五)有效性原則。物聯網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指物聯網教學評價一方面要能夠體現物聯網教學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又能夠得到從事物聯網教學的人員的認可。即物聯網教學評價的結果應既能反映物聯網教學的目的,又能體現物聯網教學的內在的規律和物聯網教學自身豐富多樣的個性。
(六)開放性原則。物聯網教學評價應該是開放的,不僅要為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具體掌握標準留有一定余地,更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教師和學生留有廣闊的創造空間。
四、物聯網教學評價要素
(一)對學生的評價
(1)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物聯網教學評價中,對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評價尤為重要。
1、發現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為改進教學、及時反饋提供依據。
2、通過對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監控評價,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與幫助。
3、對活動或過程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習者發現其學習的現狀,找到努力的方向,從而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一下三個方面:
1、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情況的評價,如交互程度、答疑情況、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能力等;
2、對資源利用情況的評價,包括對物聯網教學平臺及其中資源的使用情況;
3、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學習態度是指習得的、影響個人對學習做出行為選擇的、有組織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
(2)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
通過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我們可以獲得教學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主要是對通過物聯網教學完成后的各種學習結果的評價,依據這些評價,我們可以判定物聯網教學在教育教學中的效用,其主要包括學習目標達成度、任務完成情況、達標測試、實踐作品、信息素養、創新精神六個方面。
(二)對教師的評價
(1)教學活動的組織。物聯網教學評價應重視教師對教學活動組織的評價,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教師是否能及時調整和引導學生行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是否關注學生的各種學習表現;3、是否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為其設計不同程度的作業;4、是否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并給予適當的反饋意見;5、是否在學生遇到疑難時給予及時的引導與幫助;6、是否有效地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區和聊天室的討論;7、是否對學生發言人數、發言量、發言時間和討論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8、是否根據分析的數據對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關注和恰當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2)學習資源的提供。物聯網教學主要是學生的自學和小組的協作學習,為此,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與以下條件有關:教師是否上傳有效的學習資源,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是否提供與課程或專題相關的擴展性資源,來幫助學生深入探究某個問題;是否及時更新有關的學習資料有關。學習資源的量上,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擴張性資源;學習資源的質上,教師要對資源的加工與整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并使之邏輯化、序列化。
(3)學生成績。學生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教師教學的水平和能力。為此,可以結合以下內容對教師進行評價:教師是否根據學生平時的練習、電子作品、考試成績進行多元評價?是否結合了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定?等等。
(三)對物聯網教學資源的評價
物聯網構建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時空限制,物聯網學習資源成為整個教學活動實施的主線,也是開展物聯網教學的基礎。豐富的資源和便捷的資源獲取方式也是物聯網教學的突出優勢。物聯網教學資源的質量是反映物聯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它是學習內容的集合,是學習者直接與之發生交互的對象,因此對其評價主要包括一下五個方面:對目標與內容的評價;對結構與功能的評價;對超鏈接與導航的評價;對多媒體表征與素材質量的評價;對技術規范的評價
(四)對物聯網學習支撐與服務系統的評價
(1)物聯網教學支撐平臺的評價
技術系統即物聯網系統,是為教學提供的技術平臺,指系統的安全性和傳遞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教學系統指平臺能夠實現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討論學習和探究學習。收集評價數據主要包括系統穩定工作時間、系統工具利用率、系統資料的豐富程度等,這些數據可以通過管理員、教師、學生的反饋和問卷調查來獲得。
(2)物聯網學習服務系統的評價
物聯網學習服務系統是指開展物聯網教學過程中提供的各種服務,它既包括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教學指導服務,也包括信息技術人員提供的系統運行服務、工具使用服務、技能培訓服務等。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105年課題(課題批準號:JG15DB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