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顏
摘要:小學古詩詞教學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古詩詞職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對我國的國名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的積極作用。因此就必須要重視小學生的古詩詞的基礎教育。小學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先讓學生對古詩歌進行預習,讓小學生學習好古詩歌中的生字生詞,讓學生能夠理解詩歌中所包含的意境,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詩歌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古詩歌中的朗誦學習和對詩歌中的意境好、思想上的理解都同樣重要,而現階段的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分的注重朗誦背誦教學,而忽視了對詩歌中的含義和思想上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這點。在對詩歌教學中進行改進。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朗誦;意境
在小學語文教師對古詩詞的教學中,可能還不是那么得心應手。在教學時往往就僅僅是采用教學生誦讀所學的詩歌,也僅僅只是停留在對詩歌的誦讀上,對于古詩詞的理解甚少。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僅僅只是要求學生會讀以及會背誦古詩詞,而古詩詞的句子和小學生平時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接觸到這些古詩詞所營造的意境,所以理解起來就又多了一份困難。導致學生在長時間不能理解的基礎上,還要被要求背誦,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古詩詞產生恐懼的心理。低年級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古詩詞教育的時候,注重的是讓學生學習生字,進行詩歌背誦。這樣學生理解不到詩歌的意境,而古詩歌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了,那么具體要怎樣對小學生進行詩歌教學呢?
在上詩歌課程之前,可以要學生提前預習,更好的把握詩歌的整體情感。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古詩歌朗誦和理解上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進行詩歌教學之前就應該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課前預習,幫助學生了解古詩的大致風格,大致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能力有所提高。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結晶,古詩詞的表達方式和現在語言的表達方式時有很大的區別的,是存在著很多不同之處的。若不幫助學生加以理解好古詩詞的內容,那么學生很容易產生偏差以及錯誤。所以教師就必須重視對古詩詞的預習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讓小學生能夠了解到詩歌作者的相關背景,讓學生能夠重視下面的備注,再加上課堂上教師的的講解,提高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找到詩人想要在詩歌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同時在幫助學生預習的時候,幫助學生掌握古詩詞中出現的生字、難字,保證學生對于古詩詞有完整充分的理解,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基礎認識和感知。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狀態。這個狀態的學生的記憶力也是最強的。所以說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古詩詞教學的時候,要好好的抓住的這點。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背誦的訓練,但是這樣的背誦訓練部僅僅只是普通的訓練,需要的是教師在朗誦的時候注入很強的情感,以及作者在寫作的時候的心態。這不僅僅只是對詩歌的簡單背誦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詩歌的內容,真正了解到詩歌的文化魅力,也能夠真正的學好詩歌。
教師還應該加強學生古詩詞的積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對于教師在詩歌教學中,就應該加強對詩歌的積累,小學生階段對于詩歌的積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多的朗誦和和背誦。小學階段的古詩歌,一般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這些詩歌在首聯,頷聯、尾聯應該怎樣讀,應該怎樣短句,讀的時候需要代入的情感是怎樣的,就要在學生背誦之前給學生講解清楚來,讓學生能夠更愛清楚的明白具體的每首詩詞的具體含義和意境。教師的良好的示范作用給學生會有很大的幫助,讓學生有學習的榜樣。在古詩詞中,朗讀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部分,是學習的根本所在。古詩詞都有很好的很嚴格的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對于幫助學生背誦積累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是現在很多的詩歌教學就存在在注重背誦部分了,往往就是忽視了詩歌中真正的意境美。所以教師在要求學生積累詩歌,背誦詩歌的時候就一定要在學生背誦之前把詩歌中的意境幫組學生理解清楚來,讓學生能夠在背誦的基礎上,結合教師所講的意境和詩歌的含義,達到以一個真正的能夠理解詩歌的過程,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夠讓背誦的詩歌積累的詩歌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點。
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卻又有意蘊豐富的內涵。古詩詞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小學生能夠理解詩歌中所包含的韻味。學生要充分的理解詩歌中的意境,不僅僅對于詩歌中的字面有所理解,還要有充分的想象力。而小學生的特點就是想象力比較豐富,但是由于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詩歌教學的時候是簡單的實字教學,忽視了意境的部分,慢慢的反而讓學生磨滅了自己的想象力,學習不到詩歌中的精華部分。因此語文教師要比較注重的一個部分。教師在進行詩歌教學時,要注意對學生想象力上的培養。可以利用古詩詞作為一個載體,讓學生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想出詩歌中有意境的畫面。讓學生能夠領悟到詩歌中的意境,學習到詩歌中的真正精華部分。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古詩詞能夠把意境美、音韻美、哲理美都很好的融入為一體,用簡短的幾句話,幾段文字,體會復雜多樣的情感,有著非常特殊的審美功能。小學生剛接觸古詩詞,可以再古詩詞的熏陶下,培養自身的審美能力。如小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就有接觸到的李白的《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讓小學生在唐詩巨匠李白的營造下去感受那個意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比如說,在多媒體上結合與古詩詞相關的圖片,動畫,讓學生能夠最直觀的認識到詩歌中所包含的意境,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強學生對于古詩詞中的意義的領會。比如說在對工資者的《已亥雜詩》教學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再多媒體上展示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畫面中感受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甘于奉獻自己的精神,讓學生對于詩歌的了解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字面意思,是對詩歌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