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斌
摘要: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成敗,試看課改。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展開,這對我們歷史老師來說既是一項開創性的實驗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課改實驗牽涉到千家萬戶,備受社會關注。因此,對于每一位歷史教育工作者來說意義深遠,責任重大,面對新課改我們怎樣使古老的歷史學科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和活力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實現
關鍵詞:課改;培養綜合能力;作業設計
新的時期,國家和教育部門都提出了要以史為鑒,不懂得歷史,就不會去珍惜現在,以此,作為歷史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實施課改,如何將歷史的法則運用到現在,是我們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
我在教學中常采用多種形式加以訓練:
1.通過教師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如設立快速搶答、請你來判斷、有問有答開火車、圖說歷史、放飛思維、展示你的才華等小欄目,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讀圖題、材料題、簡答題等,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不僅興趣高,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
2. 學生自主演練習題,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或編制、改造)一些習題,然后由學生有選擇地進行練習。這是一種學生自主參與式學習,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開發學生的潛能,而不僅僅是以鞏固知識為主要目標的課堂練習。
3.用小論文或短文的方式,更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教學中,我也嘗試用它來展示學生的能力,例如,我讓學生寫過諸如《我眼中的武則天》《話說運河》等小論文。
4.注重作業設計,培養綜合歸納能力,歷史學科也是要布置一定作業的,適當的作業對于學生鞏固知識是有益處的,而有些設計較好的作業又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此,
下面,筆者就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過程展開了說明如何實施歷史課的課改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過程可以抓住議會和國王權利變化這一主要線索展開。
從古代希臘羅馬到近代歐美,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權力應當如何行使才能至善而合乎正義?漫長的探索因國情各異而呈現出的民主制度多樣化特點。在美國確立了聯邦制共和政體,在法國確立了資產階級革命共和政體。在德國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各國都依據自己的國情建立了適合本國人民的民主方式。各國的文化、傳統、民族心理以及當時建立制度的特殊環境決定了各國人民的選擇。
傳統上英國有議會和君主。議會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上議院是貴族院,議員世襲產生,下院為平民院,議員來自下層平民。在都鐸王朝時期,英國實行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君主擁有空前加強的王權,掌握行政權,并且控制著議會,也控制著立法權和財政權。國王是國家權力中心,國王權力大于議會權力。
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大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加入議會,議會和國王的矛盾開始激化。英國階級革命爆發,在此過程中,出現過有議會無國王,有國王無議會的局面。這兩種情況不符合英國民眾的心理、文化傳統需要。民眾的心理、文化傳統需要一位君主來引領這個國家;當時國王的勢力還比較大;特別是民主在英國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于是議會和國王達成新的妥協,議會和國王都保留,但權力中心要轉移到議會,這就是英國的光榮革命。
《權利法案》由此產生,它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明確限制?!稒嗬ò浮返念C布使英國的權力中心發生了轉移,議會取代國王成為國家權力的中心,這就是資產階級的代議制度,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也逐步形成了。英國統治方式開始由人治轉向法治,“法律高于權力”是《權利法案》的核心理念?!稒嗬ò浮返母疽饬x在于明確國王必須根據國會意愿行使行政權力的基本原則。以國會立法主宰國家,國王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須執行資產階級的意志,這就是根本區別是封建君主制度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
《權利法案》頒布時,國王還有很大的權力,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國王權力逐步縮小,議會的權力繼續擴大。責任內閣制逐步形成,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并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內閣名義上是對國王負責,實際上是對議會負責。國王開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一位近代英國的憲法權威人士曾經說過“上下兩院如果做出了決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決書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簽字”。
隨著英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工業革命的開展,議會也在悄然發生變化。1832年,英國進行了第一次議會改革,這些改革使新興工業城市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即工商業資產階進一步控制議會權利。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曲折的歷程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度,是近代政治文明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促進了英國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它有其自己的歷史淵源,反映了其政治文化的獨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差異性。
總之,作為一名年輕的歷史教師,不僅需要更多的學習與鍛煉,更應該認識到21世紀的歷史教學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著力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質的教學。在歷史課程改革中,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形成新的教學理念,而且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實踐,創造和諧、寬松和個性化的教學環境,使教學方法多樣化,讓歷史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構建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體系。作為歷史教師,一定要千方百計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使學生樂于接受你的教學,學生要學得津津有味,教師要講得的有聲有色,使歷史課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給學生一雙隱形的翅膀,讓他們在知識的殿堂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