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鏡羲
摘要: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是環境藝術設計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裝飾的材料種類與性能,以運用在今后的設計工作中。針對這一現狀本人在加強教師的自身能力、加強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日常教學環境的調整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分析。
關鍵詞:課程改革;社會需求;理論與實踐
作為教師在我們通常的教學方式以課堂教學為主,展示不同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時帶入材料的圖片學習。由于課堂上理論學習過多,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課程有一下三點的教學改革:
第一、加強教師的自身能力
教師作為教授者,本身應該對裝飾材料的價格、性能、如何使用了如指掌,同時對材料相應的施工技術、新材料的也要熟練掌握,此外與材料施工技術相關的理論知識也應全面掌握。教師的全面豐富的掌握教學內容,才能更好的規劃教學課程內容、難易程度,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接受程度靈活調整授課內容與教學進度。另外,教師也要調整好時間參與課外實踐學習,特別是專業核心相關的項目設計與預算的工程,加強實踐經驗,進行自我總結把握好設計重點部分,分析學生今后在就業過程中需要哪些職業技能,在教學內容上就安排好。以這樣的方式能更好的促使教師提高自身實踐能力避免過于理論化脫離實際,同時也能把實踐中需要掌握的帶入教學。
第二、加強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
學生掌握課程的程度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這門課理論知識多、難以掌握,教學的設計安排是關鍵點。關于這部分可以分四塊說明。
(一)調整理論知識教學的方式
對于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課程來說,課程的開篇部分需要大部分的理論知識說明具體材料的性能特點,學生對長時間的理論學習容易疲勞,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在進行理論教學的部分時,應”帶入”的方式為主。首先,引出學習興趣,教師提供一個具體材料施工的案例或材料的樣品深入分析說明,其中一種或幾種材料的運用和施工,讓學習學習到材料知識同時重點關注老師分析材料與施工的步驟與思路,如分別列出重點、難點、創新點等,做好筆記與總結。接下來教師設計安排難度適中的相關的案例要學生自己按教師總結的思路步驟分小組找資料分析,自我學習自主思考,完成分析報告或PPT的找針對某種材料的分析說明,分組上講臺說明。每組學習報告或PPT講解完成后教師現場點評打分總結之處不足予以修正。用此“帶入”的學習方案讓學生有壓力的自主學習,同時在分組打分比賽的競爭中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建立自我風格的教學創意點
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課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材料性能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室內設計的方案中。不同的設計風格的營造是要靠不同材料搭配使用體現的。所以,本門課程的重點最終落在:室內設計風格的是哪些材料的搭配組合形成的上面。學生需要學會材料搭配組合以及施工的能否實現。但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看到學生做的設計作品各種家具材質胡亂搭配形成所謂的“混搭”風格,而實際上是學生本身不知道體現一種風格具體需要的材料,家具、做的造型施工能否做到等實際的問題。所以,在我的課程后半部分重點說明室內設計幾大設計風格(現在流行的風格不是傳統的設計風格)以及材料搭配組合、重點的造型的使用與施工,軟裝與硬裝的結合。
教師總結好每種風格所需要的材料,哪些材料組合較好、哪些材料不適合此種風格 同時材料的品種、價格與施工方式等都要體現。學生邊學邊記錄要點,課后馬上安排風格材料搭配軟裝作業、效果圖作業完成,在結合具體的室內設計案例的實踐操作,讓學生把知識全面掌握并鞏固。
(三)增加校外教學實踐
學校、系部以及教師建立校外實踐、校企合作的網絡體系,讓學生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和設計操作之后有施工現場或設計公司實地踏查學習、操作,特別是一些較為生澀的施工技藝,在施工現場由工人演示施工流程方式,教師指導觀察作為設計師、施工監理等不同職業需要掌握與了解的重要知識點。同時,建立校企長期合作定期在寒假暑假輸送學生去企業實習,學生畢業后也有就業的大方向。
(四)創新網絡學習方式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許多信息資源在網絡上快速傳播。學生也喜歡在網絡上尋找資源。教師可以把學生這一興趣點延伸到專業的學習上。如推薦經常更新作品的優秀設計師、網絡很火的設計網站等,指導學生重點關注哪些專題,同時安排相關作業練習在制定的網絡資源上尋找完成。
網絡學習能避免一些帶學生外出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可以由系部或專業教研室公共挖掘搜集資料,由于很多視頻制作類網絡資料需要收費,系部或專業教研室能夠以教學需要的理由申請到一定的經費掌握資源庫,安排好內容交給學生。這樣現在較為流行很“火”的材料施工設計不一定跑遍全國各地也能在教室里學習到。而且這些方式能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習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從他們的角度去“好玩的學習”。
現在很多現代高校圖書館也建立了很多學習的平臺,讓學生有在課后的跨學科自由交流,同時沒有上課時的學習壓力。
第三、日常教學環境的調整
材料與施工的課程的作業一般都以繪制施工圖,在教室做方案是主流路線。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單一。但很多專業院校硬件設施齊全,配備工作室讓教師可以小班教學、分組指導。在沒有專業工作室的情況下,如果能把1到2間教室固定分給一個班級并同意老師和學生自由規劃里面的座椅和布局,這樣也可以營造出小班、分組教學的工作室氣氛對教學是很有益處的,學習設計的同學也能感受到從改變身邊環境開始的設計之路。
以上三點是本人針對裝飾材料與施工技術課程在改革上的一點建議,望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室內裝飾材料與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中國林業教育》,2010
[2]郭洪武藝術設計教育體系的改革思路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0 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