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娟++胡曉寧
摘要:隨著進城務工潮的出現,留守兒童現象越發社會化。留守兒童由于父母監護的缺位和其他委托監護人對他們的監管不到位所引起的,進而導致對留守兒童的受照顧權,受教育權,生命健康權,以及發展權等權益受到嚴重的損害。同時,對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之間的矛盾,很容易使其在生理、心理、學習以及行為舉止上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可以說留守兒童監護的缺失是導致留守兒童人身和財產等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誘因,進而留守兒童監護問題成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中最為關鍵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留守兒童;監護;兒童權益保護
一、我國留守兒童監護問題的成因
留守兒童是弱勢群體。招致產生監護問題的原因概況包括以如下方面:
1.缺乏有效的親權監護制度
我國對監護制度規定的太過模糊化及形式化,以至于我們對監護的定義比較模糊。相關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的資格規定不夠明確,會招致留守兒童在父母監護缺失的境況下,留守兒童沒法獲得高質量高素質的監護,這就會使得留守兒童無法健康成長。相同地,因為大多數的留守兒童來自農村,其文化素質廣泛偏低,還要加上陳舊的傳統觀念,何談給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2.對監護人資格規定不明
我國現有的監護方式有:法定監護,委托監護,指定監護這三種監護方式。委托監護是對留守兒童實行監護的主要形式。我國把委托監護稱為監護委托,是指“監護人在不違反法律法規情況下,委托他人實施部分或全部監護職責的情形”。其區別于其他監護方式,是因為委托監護的設立或者變更,并不發生監護設立或監護變更的效力,也就是說監護受托人沒有監護權。
二、對我國留守兒童事實監護責任的分析
因為我國的留守兒童監護存在著諸多問題,所以我們只有徹底分清誰來承擔留守兒童的監護責任及他們的合法權益應如何保障這些問題,才可能使留守兒童的各方面權益得到保障。
1.國家對留守兒童承擔必要責任
在我國的法律法規中確切規定了留守兒童的法定監護人是他們的父母,可是,因為父母常年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得不到有效地照顧,可能他們的合法權益會遭到外部侵害。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公權力的介入,對留守兒童的監護承擔必要的責任。
2.父母對留守兒童的監護承擔主要責任
從法律層面上,父母是留守兒童的法定監護人。基于這種法定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父母要對孩子行使和承擔照養,管理,監督,教育以及保護的權利義務,且這些權利義務是不能放棄的。
3.父母以外的監護人對留守兒童承擔有限責任
因為留守兒童的父母需要外出務工,所以只能將孩子交由其他監護人代為監護,但是這種監護是有限的。因為,我國只規定了在留守兒童的雙親死亡或喪失監護能力的情況下,才會由其他監護人代為監護,這種監護被稱為委托監護,它是建立在監護人和受委托人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基礎上達成的,可以說這種委托關系也是一種合同關系,它不會因為監護人轉移而取消因留守兒童給別人招致侵害而需要承擔的責任。
4.學校對留守兒童承擔有限責任
學校不承擔對學生的監護職責,就算承當,也是承當過錯責任,這就表示惟有學校有過錯,才需要承當過錯責任。學校是是留守學生的被委托監護人。《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育法》中規定父母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且繳納相應的費用的時候就是把自己的部分監護責任委托給學校。學校就要履行其教育職責而且也要管理和保護學生。所以,當務之急是確定留守兒童和學校之間的法律關系,規范兩者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有利于明確留守兒童雙親與學校的各自職責。
三、解決我國留守兒童監護問題的對策
通過留守兒童的監護問題所折射出來的種種問題,都反映出了我國在法制社會進程上所表現出來的不足。當下問題不斷出現,沒法當即處理,我們只能在不竭探索的道路上慢慢尋找解決問題的有用途徑。
1.改善我國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制度
現今我國留守兒童嚴重缺少法定監護且其他監護方式有著嚴重不足,比如,代理家長”制的推行、相應的農村優惠政策的施行等等,都是為了解決留守兒童監護問題而制定的。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我國對待留守兒童監護問題的解決一直只停留在政策的制定上,卻遲遲未立足到立法角度。應該從立法的層面上,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進行徹底地保護,這樣就能夠在現實運行中對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產生幫助。
2.構建適合現實情況的監護制度
因為留守兒童的父母需要去外面打工,他們對子女的監護義務由他人代替行使,這些代替父母行使監護義務的是被委托監護人。可是,在現行法律規范中未明確規定被委托監護人的監護責任有什么,什么人可以擔任留守兒童的被委托監護人等問題,再加上享有監護義務的委托人和受托人不受法律限制,會讓監護情形處于惡劣情況。所以,被委托監護人履行相應的義務是否受到法律約束,我們無法確定,在此種境況下,刻不容緩以法律形式肯定留守兒童的被委托監護人的資格及監護職責。
3.強化對留守兒童的國家監護體系
按照《兒童權利公約》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兒童最大利益原則,我們應該把對留守兒童履行的職責看作是自身的必要職責,國家也更應該平等地對待留守兒童的法律地位,將留守兒童的事看作是整個社會的事,從而切實保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所以就要把對留守兒童的監護納進國家監護體制中。
4.建立留守兒童的監護監督機制
建立留守兒童的監護監督機制,首要目的是:1.為監護人及被委托監護人提供咨詢;2.監督監護人及被委托監護人的監護活動;3.當監護人及被委托監護人侵害留守兒童的利益時,撤銷他們的監護資格等。
參考文獻:
[1]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兒童狀況研究.人口研究,2005(1):29.
[2]王秋香,歐陽晨.論父母監護缺位與農村留守兒童權益保障問題.學術論壇,2006(3):137.
[3]葉仁蓀,曾國華.國外親屬撫養與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農業經濟研究,2006(5):73.
[4]王要霞.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監護問題探析.新鄉學院學報,2009(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