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堂
摘要:小學語文單元組文教學已經成為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因此,文章著重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文章針對小學語文單元組文教學進行了概述,分別從其概念以及應用優勢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將其具體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在此之后,文章重點闡述了這一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提出了一系列較具可行性的意見,希望通過文章的論述,能夠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基礎性的保證。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組文教學;教學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屬于小學教學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對于小學生寫作水平、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基礎知識水平和文學底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價值,但需要認識到的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其中學生學習星期不高、學習積極性不足便是最顯著的問題,這會對小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帶來極大的阻礙。將單元組文教學應用到具體教學過程中,對于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價值,文章著重對其價值以及應用的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小學語文單元組文教學概述
單元組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是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吻合的一種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單元組文教學具有極大的優勢,同時,將其應用到小語文教學當中也十分必要,總的來說,小學語文單元組語文教學的概念及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以及必要性如下所示:
(一)小學語文單元組文教學概念
單元組文教學主要指的是將文章以單元的形式體現出來,以此為基礎去對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其主要特點便在與組合二字。在單元組文教學模式下,被組合的不僅僅在于教學內容,同時還在于課時的組合。首先,在教學內容方面,單元組文教學會將內容類似的課程組合在一起,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教學,對于學生學習內容的整合具有重要價值。其次,在教學課時方面,針對每一個組合中的內容,教師要將其整合到同一個課時中進行講解,這樣做最大的價值在于能夠為教學整體效率的提高提供保證。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材已經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整合教學的重要性,而是依然沿用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每一篇文章展開來進行講述,這就使得語文教材對于單元組文的設置變得形同虛設,同時也就無法發揮效果,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將單元組文教學切實應用到具體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二)將單元組文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及必要性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方面,將單元組文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于解決上述問題具有重要價值。首先,對于單元組文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同時,相對于單篇的學習來說,對整合過后的教學內容的學習也能夠極大程度的減輕教師的教學強度,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其次,在單元組文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學生對于文章的學習也能夠變得系統化,因此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也就會加深,因此也就能夠有效的改善教學效果。
二、將單元組文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從上述文章的闡述中可以看出,在將單元組文教學應用到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學效果的改善均具有重要價值,但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對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因此提出相應的實踐策略開始便的尤為必要。
(一)對文章進行分組
想要將單元組文教學更好的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首先就必須要對文章進行分組。具體分組方式可以從文章的結構、寫作方式以及文章主旨等多方面入手來實現,這樣才能使諸多方面的因素得到綜合,對于學生學習思路的轉換具有重要價值。鑒于小學生在心理方面發展的特點,如果采用單一的方法去進行教學,其學習興趣必定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學生必定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因此也就會影響其學習效果,而按照不同的方式去對文章進行分組,則能夠有效的改變這一現象,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的小學語文課文中,包括《長城》、《秦兵馬俑》以及《頤和園》三個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上述三個課程綜合到一起進行教學,這是因為,上述三個課程的主體均為我國的名勝古跡,而在教學過程中,便可以以這一主題為主,去對學生進行教育。另外,上述幾篇文章在寫作手法方面也大體類似,應用的均為說明文的寫作方式,因此,將其組合到一起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我國的文化及歷史,同時也就能夠使語文的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改善,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按照教學內容與課時的分組情況進行教學
僅僅做好分組工作是不夠的,想要保證單元組文教學的應用效果,還必須要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即要完成教學實踐。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課堂的導入工作。例如,在學習上述分組中的課程之前,教師便可以在課程開始之時,向學生提問是否去參觀過我國的名勝古跡,此時學生的回答必定是多種多樣的,而教師必須要將課程的主線引入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當中,因此,在學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師便可以進行總結,并著重對分組課程中的名勝古跡知識進行普及,這對于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激發其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才能使教學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同時也才能提高單元組文教學的應用水平。
結束語: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無論在教學效率方面,還是在教學水平與效果方面均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授課方式過于分散,在對語文文章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忽視了其內在規律。將單元組文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有必要實施相應的實踐措施。
參考文獻:
[1]王平強.小學語文單元組文教學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08):214-218.
[2]雷芳汕.小學語文教學中單元組文教學的意義和實踐[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08):301-302..
[3]羅先慧;李云文;孫建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基于2012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小學語文教與學》的統計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3,(07):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