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琴
摘要:音樂教育對提高學生素質發揮著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山區小學,音樂教育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改善。作為一名山區中小學音樂教師,對山區的音樂教育有著深切體味。本文對有關山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與對策進行了綜述,提出了一些改善山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音樂教師;農村小學;音樂教育
近年來,我國的音樂教育呈現快速發展的局面,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音樂教育仍然處于落后狀態。隨著新課改的浪潮吹遍大江南北,農村邊遠山區的音樂教育將邁入怎樣的改革浪潮?目前我國邊遠山區音樂教育在教育理念、師資建設、教育管理、教學設備等方面都相對滯后。這嚴重影響著新課改的正常實施和音樂教育的正常開展,從而制約了農村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作為一名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對農村的音樂教育有著深切體味。
一、邊遠山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1、教學思想觀念落后
由于教育觀念的落后,在我們邊遠山區衡量教師和學生的標準還是文化課成績的高低,不少學校仍然將分數作為獎勵的唯一依據。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并沒有從根本上得以實現,小學音樂課常被當作是副科,部分老師可能也有這種思想,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可上可不上,而家長也認為音樂課沒什么用,耽誤孩子的學習文化課時間,因此小學音樂課程評價就更不受重視,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地位顯得極其低下,許多音樂教師到山區學校都轉教其他主科。所以,忽視音樂教學,用數學、語文等“主科”搶占音樂課的現象在農村大大存在,占用音樂課、忽視音樂教學的現象就不可避免了。這不僅打擊了音樂教師的授課積極性,破壞了音樂課的整體教學,還造成了音樂教師流失,從而遏制了音樂教學水平發展。
2、師資隊伍緊缺
依當下中國畢業生擇業的形勢來看,多數畢業生的擇業眼光都放在城市中而很少人愿意回到農村進行教學。山區路途遠,條件差,這些大學生都不愿意去農村工作,紛紛轉行,另謀高就。而在我所執教的小學只有我一個專職音樂教師,有的鄉鎮學校甚至沒有專職音樂教師,均由兼職老師帶教。多數學校是讓一些語文、數學教師兼任,因而在教學理念、教學水平、教學技巧、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由此可見,音樂師資力量非常薄弱,這也是造成目前山區音樂教育質量低下的又一重要原因。
3、教學設施落后
近期試行的課改,要有相應的條件輔助完成。由于多種原因,音樂教育在農村小學的教學中處于附帶地位,音樂教學硬件建設也受到極大影響。而在偏遠的山區小學教學條件差,由于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缺少相關的教學設施,即使有音樂教學設備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學中,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評比;有的學校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室,在山區小學,學生坐在自己的班級教師上課,學生在音樂課上的活動空間受到束縛,音樂課上發出的聲響也會影響到其他班級上課。教學條件得不到保障,雖然學校有多媒體、電腦、錄音機、投影燈設備,但缺少音樂教學所需要的多種教學設施,教學基本設備都無法保障,何談音樂教學的正常開展?那么課改就更是一句空話!
4、學生感知能力低下
中小學開設音樂課的主要目標,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 隨著國外柯達伊、奧爾夫等身體律動的音樂教學法的推出,人們逐漸意識到對于音樂教育并不只是教唱歌那么簡單,而是要激發出學生內心對于音樂的真正熱愛。我在教學過程中感覺到很多學生雖然喜愛音樂課,但對音樂知識的了解少之又少。山區兒童認識歌譜的沒有幾個,更別說試唱之類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重視音樂興趣的培養,才能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同時順利地完成音樂教學。目前我在我執教的小學,我教學生唱最基本的音階時他們都會相視而笑。由此可見,農村小學音樂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效果要求相差甚遠,從而導致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低下。
二、改變山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對策
面對在山區中小學音樂教學思想觀念落后、教育師資緊缺、設備配置落后、學生感知能力低下等諸多問題,我們必須針對性地采取一些可取的有效辦法,盡可能的改變當地中小學現在的相對落后狀態。
1.轉變觀念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對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良好的審美、創造能力,從而健康地發展,把音樂教育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要想改變目前山區小學音樂的落后情形,首先需要當地的教育部門給予大力的支持,讓領導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為各個學校推行素質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其次,鼓勵各級領導盡量帶頭加強對音樂的學習和認識,要徹底解放思想,尤其是要改變教育思想觀念,融入新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嚴格按照《音樂課程教學大綱》來實施音樂教學活動,利用領導強有力的號召形式在學校掀起一股真正的素質教育浪潮,讓每一個山區孩子真正擁有音樂教育的權利,讓邊遠山區音樂教育正常開展,把音樂帶來的歡樂和美感帶給山區兒童。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將直接影響音樂教育的教學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必定是實施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要保證。首先,合理有效地利用現有的師資,充分發揮現有師資的長處,為這些師資力量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其發揮作用。其次,為確保音樂教育在邊遠山區的正常開設,讓課改在這些山區得以真正落實。教育主管部門應對我國山區學校的音樂教師進行全面摸底,對兼職音樂教師現象進行全面整改,加大對這部分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針對音樂教師素質問題,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對這部分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培訓內容應當包括:第一,音樂教育的基本技能和知識,讓教師能夠熟練地掌握音樂教學基礎知識,加強音樂教學基本功;第二,教學方法和形式,為發展教師的創造性,可引薦國外著名教學方法和形式以及城市音樂教學的優秀教學成果;第三,教師的文化素養。音樂教學僅僅包括音樂藝術各科之間的滲透,還包括音樂藝術之外其他學科的滲透。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互學習、交流、探討有關音樂教學的經驗方法,從而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勝任新課改的要求。
3.加大音樂教育的投入
音樂教育要想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在投入上是關鍵,也是保證。尤其是小學音樂教學,音樂教學設施是影響教育發展的前提。多年來,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農村中小學在音樂教育投入上相對較低,發展也嚴重滯后,已成為學校的薄弱學科。那么怎么改變這種局面呢?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投入上下功夫,采取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傾斜,比如修建音樂專用教室,添置必要的教育教學器材,加強對教師學習培訓上的經費投入,在一定范圍內加強音樂教育的交流與相互學習,甚至是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評價體系等,只有這樣,農村學校音樂教育才能真正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成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4.利用農村現有資源,促進音樂教育發展
山區學校不具有雄厚的資源配備現代化音樂教學設備,但是地處農村,只要我們稍動腦經,就可用我們現有的自然資源來創造獨特的教學器材。如我所在的山區小學,沒有雙響筒,就可使用竹筒制作;沒有木魚,可用硬木制作;沒有沙錘,可用礦泉水瓶子裝沙子……這些自然資源不管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唾手可得的,這對山區小學提供了極其生動的教學內容,并能與其他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從而帶動山區音樂教學的全面發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們國家的山區教育是一個重頭戲,山區音樂教育更是任重道遠,我國的音樂教育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每一個教育成員都應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尤其是要關注相對落后的山區音樂教育,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山區音樂教育的面貌有較大的改善。作為山區音樂教師,我更要切身為之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爭取做譽為優秀的音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