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芬
摘 要: 新課改背景下示錯教學法成為教師高中數學教學的必要手段。對高中數學這樣一門邏輯性強且思維嚴謹的學科,運用示錯教學法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容易消化知識。作者探討示錯教學法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并根據多年經驗總結出行之有效的示錯教學策略,望能為促進數學教學事業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教學 示錯教學 意義 策略
引言
現今中國教育事業正蓬勃發展,高考題型逐漸趨向于考核高中生的綜合和創新能力。高中數學不但是高考中的重點科目,還是學生較難把握好的一科,在各種教學模式中,示錯教學方法能有效促進學生活學活用知識,讓學生看到容易陷入的學習誤區,加強對學習規律的把握,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因此示錯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1.示錯教學法概述
示錯教學法指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經驗總結,以多種方式將容易發生錯誤或者學生普遍出現問題的地方直接展示給同學們,讓學生自主進行問題分析和改正,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避免以后再發生同樣錯誤。示錯教學模式具有獨特要求和特點,一方面,示錯教學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是無意識行為造成的,但示錯教學過程中的錯誤示范卻是有目的的行為,在老師提醒下學生會主動加深潛意識注意力,以后碰到同樣題型時警醒功能便發揮出來。另一方面,示錯教學中強調師生間進行課堂交流,注重學生自身體驗,要求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課堂中,因此老師要做到與學生全面溝通以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示錯教學時老師應注意示范語氣和用詞,不能用過于尖銳的語言揭露學生的錯誤,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減少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自信。目前示錯教學法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如酒店管理、舞蹈培訓等,并且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示錯教學法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新時代下的高中學習氛圍應當是輕松活躍的,示錯教學法體現的就是一種創新理念,老師們教學時應當實現教學內容和形式多樣化,把錯誤例子生動地表現出來,讓學生積極地交流和解決,鍛煉發散性思維,這樣同學們既收獲快樂,又加深對知識的掌握,老師能和學生產生共鳴,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其次,示錯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針對性,讓老師有所側重地安排教學進度,示錯教學還有助于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成功體驗,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最后,示錯教學還有利于讓學生形成做題反思習慣,學生在分析錯誤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經過不斷總結,久而久之,學生懂得如何縮小自己的知識盲點,找到數學學習的有效策略。
3.高中數學示錯教學方式的有效策略
3.1利用示錯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吸收新知識、鞏固舊內容。
高中生學習數學新內容時,教師應當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利用典型錯誤解題案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主動研究知識結構,并從中發現錯誤。例如,在余弦的圖像及性質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在多媒體上放映一些和余弦函數y=cosx相似的圖像,讓他們找出其中錯誤,加深同學們對雙曲線基本概念的理解,這樣接下來新內容學習學生更容易接受。對于已經學過的數學內容,利用示錯教學法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高中數學包含很多基本概念、定理和計算公式,學生學習時難免會將知識點混淆,導致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示錯教學法能幫助學生打破已有認知局限,看到知識的延伸點。古人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边@告訴我們學習應當注重反復練習,不斷重溫舊知識,才能獲得新收獲。
3.3利用示錯教學方式總結知識的重難點和易錯點。
不管學習任何學科,都必須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才能讓知識被同學們有效消化使用。在學生復習知識點,老師可以讓同學們歸納錯誤題型,詳細列出數學知識結構,并反復探究和思考,積累防錯經驗。老師們還可布置一些找錯誤類型的作業,提高學生的錯誤辨別能力,這樣讓同學們理解數學基本概念,避免解題過程中出現低級錯誤。再者,老師可以針對出現錯誤較多的知識點布置多一些課堂練習,讓學生形成更加縝密的解題思維。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出現邏輯性、認知性和思想性等方面錯誤,這些錯誤的發生歸根究底是同學們解題能力不達標,老師在課堂上利用示錯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展示這些錯誤,并對此加以剖析,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結語
對于高中數學這樣一門邏輯性強且思維嚴謹的學科,運用示錯教學法能營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氣氛,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擴展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吸收新知識、鞏固舊內容。俗話說得好:“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睂W生應當敢于提出問題,有勇氣面對問題并致力于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獲得個人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萬濤.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06).
[2]殷偉康.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上海中學數學,2012(09).
[3]謝全苗.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示錯教學[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8(04).
[4]朱建波.示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23).